蠶豆莢殼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莢殼,植物形態詳蠶豆條。夏季果實成熟呈黑褐色時采收,除去種子、雜質,曬干。或取青莢殼鮮用。
中文學名 蠶豆莢殼
界 植物界
目 豆目
別 稱 蠶豆黑殼
門 被子植物門
科 豆科
【異名】蠶豆黑殼(《綱目拾遺》)。
【來源】為豆科植物蠶豆的莢殼,植物形態詳"蠶豆"條。
【化學成分】含β-(3-(β-D-吡喃葡糖氧基)-4-羥苯基)-L-丙氨酸。也含甘油酸。參見"蠶豆莖"條。
【藥理作用】豆莢所含甘油酸,對兔皮下注射有利尿作用。
【功用主治】治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術野出血,天泡瘡,燙傷。
①姚可成《食物本草》:"燒灰涂天泡瘡。"
②《現代實用中藥》:"治一切出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或制成散劑。外用:炒炭研細調敷。
【選方】①治天泡瘡:蠶豆黑殼,燒灰存性,研末,加枯礬少許,菜油調敷。(《綱目拾遺》)
②治天皰瘡、水火燙傷:蠶豆莢殼炒炭研細,用麻油調敷。(《上海常用中草藥》)
【臨床應用】用于止血
對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術野出血等,均有療效。㈠煎劑:鮮豆莢半斤,水煎,每日2次分服。用于中、小量咯血。㈡散劑:將蠶豆莢煎劑過濾、濃縮,加熱干燥后研粉。日服3次,每次0.5克。用于鼻衄及血尿病人,有暫時止血作用。㈢注射液:用豆莢散劑制成20%注射液,每日2次,每次5毫升,肌肉注射。用于肺結核咯血。也可用消毒紗布浸藥液直接用于手術野止血。豆莢止血作用的原理,有待進一步研究。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