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膽草,中藥名,為菊科植物地膽的全草,分布于我國西南及華南地區。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的功效,常用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瞼結膜炎,黃疸,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濕疹,瘡癤,蟲蛇咬傷。
地膽草圖片
【藥材名稱】
中文名:地膽草
拼音:dì dǎn cǎo
地膽草的別名:草鞋根、草鞋底、地膽頭、磨地膽、苦地膽、地苦膽[云南]、理肺散、牛吃埔、牛托鼻、鐵燈盞
【藥材來源】
地膽草為菊科植物地膽的全草。
【性味歸經】
地膽草味苦、辛,性寒。歸肺、肝、腎經。
地膽草圖片
【地膽草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地膽草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濕的功效,常用于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瞼結膜炎,黃疸,腎炎水腫,月經不調,白帶,濕疹,瘡癤,蟲蛇咬傷。
《廣西特色中草藥資源選編》:“清熱解毒,利尿消腫。”
【用法用量】
內服:地膽草鮮品30-6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熏洗。
【用藥禁忌】
地膽草孕婦慎服。
1、《廣西中藥志》:“寒癥勿用。”
2、《云南中草藥》:“中毒解救,用紅糖煮雞蛋服。”
【地膽草的圖片】
【地膽草的原植物形態】
地膽草,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根莖短,著生多數須狀根,新鮮時黃白色,干燥后灰黃色。
葉多基生,匙形或矩圓狀倒披針形,長3-16cm,寬1-3.5cm,邊緣稍具鈍鋸齒,兩面均被灰白色粗毛。
夏、秋開花,花葶略粗壯,頭狀花序著生長梗上,呈稀疏單歧聚傘排列,分枝處有葉狀苞片;
頭狀花序有2列總苞片,外層紫色,全為管狀花;花冠淡紫色。瘦果有棱,頂端通常有6枚長而硬的刺毛。
【生境分布】
地膽草多生長于丘陵、坡地、路邊。分布于我國西南及華南地區。
地膽草圖片
【采集加工】
地膽草在夏、秋季采收,去雜質。洗凈,曬干或鮮用。
【炮制方法】
取地膽草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切成中段,干燥,篩去灰屑。
【性狀鑒別】
地膽草呈不規則的段狀。根莖具環節,密被緊貼的灰白色茸毛,須根多數。莖圓柱形,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
葉片綠色或暗綠色,多有腺點,邊緣稍有鈍齒,兩面均被緊貼的灰白色粗毛,葉柄短,略呈鞘狀。氣微,味苦。
地膽草圖片
【附方應用】
治瘧疾:(地膽草)全草15g,火燒花樹皮30g。水煎服。(《中國民族藥志》)
【藥理作用】
1、抑菌、消炎作用。
2、抗炎作用。
3、抗腫瘤作用。
【現代應用】
1、外感片:辛溫解表。
2、復方感冒沖劑:清熱解毒。
3、上感清炎片:清熱解毒。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