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燕草|飛燕草是什么
飛燕草(學名:Delphiniumgrandiflorum)為毛茛科翠雀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花形別致,酷似一只只燕子故名之。花徑4厘米左右,形態優雅,惹人喜愛;高35~65厘米,莖具疏分枝,葉掌狀全裂。總狀花序具3-15花,花瓣狀,藍色或紫藍色,長1.5-1.8厘米。飛燕草為直根性植物,須根少,宜直播,移植帶土團。較耐寒、喜陽光、怕暑熱、忌積澇,宜在深厚肥沃的砂質土壤上生長。原產于歐洲南部,中國各省均有栽培。
中文名 飛燕草
分布區域 歐洲南部
屬 翠雀
別稱 大花飛燕草、鴿子花、百部草、雞爪連、干鳥草、蘿小花、千鳥花
族 翠雀族
外文名 Delphiniumgrandiflorum
科 毛茛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二名法 Consolida ajacis
藥用價值
(《中國藥植圖鑒》)
【異名】彩雀(《廣州植物志》)。
【來源】為毛茛科植物飛燕草的根、種子。
【植物形態】飛燕草
一年生草本,高不及1米,稍被毛。枝少而上舉。基生葉具長柄,3深裂幾達基部,裂片再分裂為多數線狀小數片;上部葉無柄,亦具多數線狀裂片。總狀花序極長,薄被小柔毛;花柄上舉,長1.5~4厘米,中部或中部以下有小苞片1對;花藍色、青紫色至淡紅色或白色,常重瓣,開展時直徑2~4厘米;萼片5,闊而稍鈍,后面1片延長成距,距上彎,長約與花其他部分相等,上部1對花瓣的距即套入其中;心皮1,在重瓣花中有時多數。菁莢長約1~2厘米,被毛,先端具尖喙。花期4月。
多栽培于庭園。原產歐洲南部,我國有栽培。
【采集】7~8月采。
全草及種子可入藥治牙痛。莖葉浸汁可殺蟲。
【功用主治】種子:內服,作用類似烏頭,可治喘息、水腫。根:主治腹痛。
【藥材鑒別】根長圓柱形,長2-7cm,直徑1-3mm;表面深棕色,有明顯的橫紋;折斷面黃色。莖表面棕黃色,具棱,斷面中空。葉皺縮,黃綠色,濕潤展平后呈腎狀五角形,長0.8-1.4cm,寬0.7-2.3cm,3全裂,中央全裂片寬菱形,側全裂片近扇形,一至二回細裂,小裂片狹卵形;葉柄長。花單生枝頂,小苞片葉狀或橢圓形;花梗被短柔毛;萼片5,藍紫色,寬橢圓形,距圓筒狀鉆形,約與萼片等長;退化雄蕊2,花瓣狀,黑褐色,2裂,被黃色髯毛;子房被毛。蓇葖果長約1.8cm。種子倒圓錐狀四面體形。氣微,味苦。
藥用選方
①治風熱牙疼:飛燕草五分至一錢。水煎含漱,不可咽下。(《東北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疥癬:飛燕草配苦參研末調擦。(《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
③治頭虱:鮮雞爪連全草,搗碎,水浸洗頭。(《吉林中草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