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瘋樹的簡介】
麻瘋樹(拉丁學名:Jatropha carcas L.)別名:羔桐、臭油桐、黃腫樹、小桐子、假白欖、假花生分類地位:大戟科灌木或小喬木,樹皮平滑;葉葉互生,卵狀圓形或近圓形,雌雄同株;聚傘花序;蒴果近球形,熟時黃色。
分布于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原產熱帶美洲。麻瘋樹多為栽培,生于平地、路旁和灌叢中。
麻瘋樹果實含油率高達60%,可以提練出不含硫、無污染、符合歐四排放標準的生物柴油,是中國重點開發的綠色能源樹種,利用荒山荒地種植麻瘋樹。
麻瘋樹種子毒性大,枝葉次之,種仁有瀉下和催吐作用;食2~3粒即引起頭昏、嘔吐、腹痛、腹瀉,多食癥狀加重,有呼吸困難、皮膚青紫、循環衰竭,并有尿少、血尿及明顯溶血現象,最后虛脫死亡]。對小鼠腹腔注射22.2g/kg樹皮的乙醇提取物,出現活動減少、抖動、安靜、閉眼、衰竭而死。化學成分:種子含毒蛋白麻瘋樹毒素、脂肪油。另外含黃酮類化合物牡荊黃素(vitexin)和異牡荊素(isovitexin)及芹黃素(apigenin)。
中文學名 麻瘋樹 拉丁學名Jatropha carcas L.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大戟目 亞 目 大戟亞目 科大戟科 亞 科巴豆亞科 族花戟族 屬麻瘋樹屬 種 麻瘋樹
出處 《廣西中草藥》
拼音名 Má Fēnɡ Shù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麻瘋樹的葉、樹皮。隨時可采。
原形態
麻瘋樹,又名:青桐木,羔桐、臭油桐、小桐子、黃腫樹、假白欖、芙蓉樹、滑桃樹、桐油樹、水漆、木花生、假花生、白油果、亮桐,嗎洪罕(傣名)。
灌木或小喬木,高2~5米,全株有灰白色乳汁。樹皮光滑,蒼白色。枝具凸起的葉痕。葉互生,近圓形,長7~16厘米,全緣或3~5裂,基都心形,掌狀葉脈5~7條,幼時脈上被毛;葉柄長6~18厘米。花單性,雌雄同株,聚傘花序,腋生,長6~10厘米;總花梗長,中部以上具分枝;苞片線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雄花萼片及花瓣各5枚,花瓣長圓形,淡綠色,里面被絨毛;雄蕊10,兩輪,內輪花絲合生;花盤腺體5;雌花無花瓣;子房卵圓形,無毛,3室,花柱3。柱頭裂。蒴果近球形,徑約2.5厘米,黃色,熟時裂成3個2瓣裂的分果爿。種子長圓形,黑色,平滑?;ㄆ?~5月。
生境分布 多為栽培。野生者分布廣東、廣西、云南、四川、貴州等地。
【麻瘋樹的功效與作用】
種子油有峻瀉作用;與巴豆相似,但作用較弱。3~5粒種子(去殼,磨細)即可引起瀉下,也可產生惡心、嘔吐、上腹燒灼感。榨去油后之講含毒性蛋白,對血液有傷害,可引起中毒。其中某些成分有抑制蛙心、降低犬血壓、抑制呼吸之作用。還能興奮大鼠小腸的運動,而且不能被阿托品阻斷。種子中還含有止血成分,能顯著縮短凝血酶元時間、出血時間及血凝時間,但其中所含蛋白之成分則相反有延長凝血酶元時間的作用。
性味 《廣西中草藥》:澀,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
治跌打腫痛、骨折、創傷,皮膚瘙癢,濕疹,急性胃腸炎。
?、佟冻S弥胁菟幉噬珗D譜》:清熱,解痙,止吐,止血,排膿生肌。內服治急性胃腸炎腹痛,霍亂吐瀉;外用止血,治傷口潰瘍,瘙癢。
?、凇稄V西中草藥》:散瘀消腫,止血,止痛,殺蟲止癢。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或將葉烤軟揉爛擦患處。內服:鮮葉(去掉葉柄)2~3片,搗爛取汁水煎服。
注意 《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本植物有毒,內服時慎用。
【麻瘋樹的圖片】
【麻瘋樹的附方】
?、僦蔚蝠瞿[,創傷出血:鮮麻瘋樹葉適量,搗爛敷患處。(《廣西中草藥》)
?、谥纹つw瘙癢,濕疹:鮮麻瘋樹葉,置火上烤熱至葉柔軟時揉爛擦患處。(《廣西中草藥》)
?、壑胃餍凸钦郏盒⊥┯邗r皮或葉,配銅錘草、刺五加、胡椒敷粒搗細,酒炒外敷。(《云南思茅中草藥選》)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