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簡介】
茉莉花,別名:茉莉,拉丁文名:Jasminum sambac (L.) Ait,木犀科、素馨屬直立或攀援灌木,高達3米。小枝圓柱形或稍壓扁狀,有時中空,疏被柔毛。葉對生,單葉,葉片紙質,圓形、橢圓形、卵狀橢圓形或倒卵形,兩端圓或鈍,基部有時微心形,在上面稍凹入或凹起,下面凸起,細脈在兩面常明顯,微凸起,除下面脈腋間常具簇毛外,其余無毛;裂片長圓形至近圓形,先端圓或鈍。果球形,呈紫黑色。花期5-8月,果期7-9月。茉莉的花極香,為著名的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花、葉藥用治目赤腫痛,并有止咳化痰之效。
中文學名茉莉花
拉丁學名Jasminum sambac (L.) Ait.
別稱茉莉、香魂、莫利花、沒麗、沒利、抹厲、末莉、末利、木梨花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菊亞綱
目玄參目
亞目木犀亞目
科木犀科
亞科素馨亞科
族素馨族
屬素馨屬
種茉莉花
分布區域原產印度、中國南方和世界各地
花語忠貞、尊敬、清純、貞潔、質樸
茉莉花的異名
小南強(《清異錄》),柰花(《丹鉛雜錄》),粑華(《群芳譜》),木梨花(《中國樹木分類學》)。
茉莉花的來源
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
茉莉花的植物形態
茉莉(《綱目》),又名:末利(《南方草木狀》),抹厲(《洛陽名園記》),沒利(《梅溪詩集》),末麗(洪邁)。
常綠灌木。幼枝圓柱形,被短柔毛或近無毛。單葉對生;闊卵形或橢圓形,有時近倒卵形,長4.5~9厘米,寬3.5~5.5厘米,先端短尖或鈍,基部楔形或心形,全緣,下面脈腋有黃色簇生毛;葉柄長約3~7毫米。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通常有花3朵;總花梗長1~3厘米,被柔毛;花柄粗壯,長5~10毫米,被柔毛;花白色芳香;花萼管狀,裂片8~10,線形,被柔毛或無毛;花冠管細,裂片橢圓形,先端鈍;雄蕊2,著生于花冠管內;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期6~11月。花后通常不結實。
多栽培于濕潤肥沃土壤中。分布江蘇、浙江、福建、臺灣、廣東、四川、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茉莉根)、葉(茉莉葉)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茉莉花的采集
7月前后花初開時,擇晴天采收,曬干。貯存干燥處。
茉莉花的藥材
干燥的花,長1.5~2厘米,直徑約1厘米,鮮時白色,干后黃棕色至棕褐色,冠筒基部的顏色略深;末開放的花蕾全體緊密疊合成球形,花萼管狀,具細長的裂齒8~10個,外表面有縱行的皺縮條紋,被稀短毛;花瓣片橢圓形,先端短尖或鈍,基部聯合成管狀。氣芳香,味澀。以純凈、潔白者為佳。
產江蘇、四川、廣東等地。
【茉莉花的功效與作用】
茉莉花的化學成分
鮮花含油率一般為0.2~0.3%,主要成分為苯甲醇及其酯類、茉莉花素、芳樟醇、安息香酸芳樟醇酯。
茉莉花的性味
辛甘,溫。
①《綱目》:"辛,熱,無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辛,性熱,無毒。"
③《隨息居飲食譜》:"辛甘,溫。"
④《飲片新參》:"苦微甘。"
茉莉花的功用主治
理氣,開郁,辟穢,和中。治下痢腹痛,結膜炎,瘡毒。
①《本草再新》:"能清虛火,去寒積,治瘡毒,消疽瘤。"
②《隨息居飲食譜》:"和中下氣,辟穢濁。治下痢腹痛。"
③《飲片新參》:"平肝解郁,理氣止痛。"
④《現代實用中藥》:"洗眼,治結膜炎。"
⑤《四川中藥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內,治耳心痛。"
茉莉花的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0.5~1錢;或泡茶。外用:煎水洗目或菜油浸滴耳。
【茉莉花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