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魚的簡介】
羌活魚雄性全長18.6-22㎝,雌性19.4-23㎝。頭部扁平,頭長略大于頭寬,吻端平切而較高,近于方型。尾基部較寬,后段甚側扁,尾背鰭褶薄,腹鰭褶厚,尾末端鈍尖。體尾褐黑色或黑色,耳后腺部位、指趾、肛裂周緣至尾下緣為橘紅色;體腹面顏色較體背面略淺。分布于中國四川大涼山地區,漢源、石棉、冕寧、美姑、昭覺、峨邊等地。棲息于海拔1390一2650米的山區,5一6月間雨后在靜水幽或有積水凹地或緩流溪溝內。
藥材名稱 羌活魚
拼音 Qiānɡ Huó Yú
英文名 Bing's giant salamander
別名 杉木魚、雪血。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綱 兩棲綱 Amphibia
目 有尾目 Caudata
亞目 蠑螈亞目 Salamandroidea
科 蠑螈科 Salamandridae
屬 疣螈屬 Tylototriton
出處 出自《四川中藥志》
藥材基源 為小鯢科動物山溪鯢的全體。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Batrachuperus pinchonii (David)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捕捉,捕得后用酒碎死,洗凈曬干或以微火烘干,或鮮用。
原形態 山溪鯢,體形呈圓柱形而略扁,全長12-16cm。頭部扁平,頭頂較為平坦,頭長、寬幾相等。吻端圓闊;鼻孔近吻端;眼大,約為吻等長或略短;上、下頜3 細齒;舌大,長橢圓形。四肢的指、趾扁平,末端鈍圓,基部無蹼。尾長為全長之半或略長。周身皮膚光滑,常指、跖趾底部枯木逢春以棕色角質鞘,指、趾末端具棕色的角質爪狀物。體側有肋溝12條左右。體色變異較大,一般為橄欖綠色,背面有深色細點紋交織成麻斑。腹面色淺,麻斑少。雄性肛孔小而略成一短橫縫;雌性的為一縱裂縫。
生態環境 生活于高山溪中或林下陰濕處,以昆蟲、軟體動物、蚯蚓等為食。
資源分布 分布于甘肅、湖北、四川、西藏等地。
性狀鑒別 全體皮肉皺縮,長12-15cm,頭部口眼橫糊不清,四肢枯瘦,趾常明顯可辨。頭圓,尾扁,四肢多完整,脊部可見明顯的脊柱骨棱,腹面皺縮。背部棕褐色,腹部黃棕色,氣微腥。
炮制
1.羌活魚,取原藥材,除去灰屑及雜質,洗凈,切段,干燥。
2.酒羌活魚,取凈羌活魚,加酒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微炒,取出,放涼。每羌活魚100kg,用白酒10kg。
性味 味辛;咸;性平。
歸經 肝;胃二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0-150g;或研末,2-3g。
禁忌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無氣滯作痛者飛忌用。”
【羌活魚的功效與作用】
羌活魚的功效
行氣止痛。主肝胃氣痛;跌打損傷。
羌活魚的作用
?、僦胃挝笟馔矗呵蓟铘~、紅叩、當歸、白芷、延胡索、川楝子。煎服。
?、谥纹⑷趺嫔S:羌活魚、黃芪、黨參、茯苓、陳皮、紅棗、當歸。煎服。(性味以下出《四川中藥志》)
【羌活魚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