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楸葉的簡介】
楸葉為紫葳科植物楸德葉片,具有消腫拔毒、排膿生肌的功效,主治腫瘍、發背、瘰疬、白禿等癥狀。
藥材名稱 楸葉
拼音 qiū yè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唇形目
科 紫葳科
出處 《本草拾遺》
來源 楸葉為紫葳科植物楸的葉片。
性味 《綱目》:“苦,小寒,無毒。”
用法用量 外用:搗汁涂、熬膏涂或研末撒。
【楸葉的功效與作用】
楸葉的功效
楸葉消腫拔毒,排膿生肌。治腫瘍,發背,瘰疬,白禿。
《本草拾遺》:“搗敷瘡腫,亦煮湯洗膿血,冬取干葉,湯揉用之。”
楸葉的作用
①療毒腫不問硬軟:取楸葉十重薄腫上,即以舊帛裹之,日三易,當重重有毒氣為水流在葉中。如冬月,取干葉,鹽水浸良久用之。(《海上集驗方》)
②療寡疬瘺瘡:楸葉一味為煎,秋分前后,平旦摘葉十五斤,水一石,凈釜中煎取三斗,又別換鍋煎取七八升,又換鍋煎取二升,即成煎,納不滓器中。凡患者,先取麻油半合,蠟一分,酥一栗子許,同消如面脂;又取杏仁七粒,生姜少許,同研令細,米粉二錢,同入膏中,攪令勻。先涂瘡上。經二日來,乃拭卻,即以篦子勻涂楸煎滿瘡上,仍用軟帛裹卻。二日一度,拭卻,更上新藥,不過五六上,已作頭,便生肌平復,未穴者即內消。瘥后須將慎半年已來。(《篋中方》)
③治灸瘡多時不瘥,癢痛出黃水:用楸葉搗羅為末,敷瘡上。(《圣惠方》)
④治小兒頭上瘡,發不生,兼白禿:楸葉搗汁涂瘡上。(《子母秘錄》)
⑤治小兒眼有障翳:楸葉三兩(嫩者),爛搗,以紙裹,更將泥重包,著猛火燒之,候泥干,即取出,去泥入水少許,后取汁,以銅器盛,慢火漸漸熬之,令如稀餳,即貯入瓷合中,每日一度點一綠豆許。(《圣惠方》)
【楸葉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