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的簡介】
珊瑚是珊瑚蟲群體或骨骼化石,名字來自古波斯語sanga(石)。珊瑚蟲是一種海生圓筒狀腔腸動物,食物從口進入,食物殘渣從口排出,它以捕食海洋里細小的浮游生物為食,在生長過程中能吸收海水中的鈣和二氧化碳,然后分泌出石灰石,變為自己生存的外殼。在中國,珊瑚是吉祥富有的象征,一直用來制做珍貴的工藝品。紅珊瑚與琥珀、珍珠被統稱為有機寶石。清代皇帝在行朝日禮儀中,經常戴紅珊瑚制成的朝珠。珊瑚還有養顏美容、活血明目的功效,是中藥名貴藥材。
藥材名稱 珊瑚
拼音 Shān Hú
界海
門刺胞動物門
綱珊瑚蟲綱
亞綱14
科174
屬54
出處 《唐本草》
來源 為磯花科動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蟲分泌骨胳。用網垂入海底以網采收。多取自制作工藝品的殘余碎塊作藥用。
原形態 水生群棲腔腸動物,群體呈樹枝狀。分枝擴展如扇,分歧甚細,其表面生有多數水媳體,稱為珊瑚蟲;蟲體呈半球狀,上有羽狀的觸手8條,觸手中央有口,蟲體能分泌石灰質而形成骨胳,即通常所稱的"珊瑚"。骨胳的表面紅色、瑩潤,中軸白色。質堅硬,很美觀。著生于海底的巖礁上。各水媳體常以觸手捕食微生物或生物之殘片。營無性及有性生殖,而以營有性生殖者為多。
生境分部 分布臺灣及南部沿海。主產福建、臺灣、廣東西沙群島等地。
性狀 完整者如小樹。一般均已碎斷成短棒狀,長2~3厘米,直徑3~5毫米。有分枝或小突起,周圍有許多小孔,紅色,質堅硬如瓷,不易折斷。氣味均無。以內外皆紅、體重、堅脆而粗壯者為佳。
化學成分 含碳酸鈣等。
炮制 洗凈晾干,研成細粉。
性味 《唐本草》:"味甘,平,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2分。外用:研細末點眼。
【珊瑚的功效與作用】
珊瑚去翳明目,安神鎮驚。治目生翳障,驚癇,吐衄。
①《唐本草》:"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②《海藥本草》:"主消宿血、風癇等疾。"
③《日華子本草》:"鎮心,止驚,明目。"
④《綱目》:"點眼,去飛絲。"
【珊瑚的圖片】
【珊瑚的復方】
①治小兒眼有障翳:珊瑚,細研如粉。每點時,取如黍米大,納在翳上,日再點之。(《圣惠方》珊瑚散)
②去膚翳:珊瑚、貝子、真珠、琥珀、石蟹。為極細末,點入目中。(《本草經疏》)
③治心神昏冒,驚癇卒倒,或怔忡煩亂:大紅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錢(研極細),人參、白術、當歸、膽星各三錢(共研末)。和珊瑚等末,每服一錢,燈心湯調下。(《方脈正宗》)
④治心肺郁熱,吐衄不止:大紅珊瑚,徐徐研極細如粉。每服二分,百合煮成糊,調服。(《彭氏家抄方》)
【珊瑚的保健作用】
紅珊瑚除了作為珠寶世界中有生命的珍寶外,還被認為是一種具有獨特功效的藥寶,有養顏保健,活血、明目、驅熱、鎮驚癇,排汗利尿等諸多醫療功效。400多年前,醫藥大師李時珍先生在經典名著《本草綱目》中就記載珊瑚有:“去翳明目,安神鎮驚。用于目生翳障,驚癇,鼻巾丑。”等功效。據有關資料介紹,珊瑚石有止嘔吐、止瀉、止血、治腰痛、小兒驚風、清熱解毒、化痰止咳、排汗利尿等作用。國外最新研究認為珊瑚可用來接骨,入藥可治潰瘍、動脈硬化、高血壓、冠心病以及性病。
而隨著近代醫學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紅珊瑚還具有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及調節內分泌的特殊功能。因此,有人把它與珍珠一道稱為“綠色珠寶”。可見,古今中外,無論是遠古先民,還是當今世人,無論是宮廷朝官,還是平民百姓,他們對紅珊瑚都有真摯虔誠的信仰和強烈而獨特的偏愛,這一切為紅珊瑚文化的傳承奠定了豐厚的人文基礎。珊瑚石的成分主要為碳酸鈣,經處理后能把它變成與人體骨骼相似的磷酸鈣,因此,醫生將它用來修補人體骨骼。奇妙的是,人的新生血管能隨著造骨細胞一起在珊瑚石的孔隙里生長,使骨折部分迅速恢復正常。
美國人通過進一步研究,將珊瑚石進行烘焙,使其轉化成骨礦,并在其中加入玻璃纖維增強聚合物,提高強度,從而使它不但能用于接骨,而且可直接代替小塊或小段骨頭使用,還可以用來“熔接”脊椎,甚至能制成轉動自如的假眼。
可預防痛經等婦女生理病。據說小朋友佩戴的話,有保護骨骼成長的效果,紅色或粉紅色珊瑚尤其對血液方面的疾病有探測的功能,如果越戴顏色越淡的話,很可能有貧血,血液循環不良等問題,心臟病及神經系統疾病離患者也很適合佩帶。基本上珊瑚對皮膚,指甲,頭發等生長都有幫助。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