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釵石斛的簡介】
金釵石斛產于貴州省赤水市,是中國國家保護二類珍稀瀕危植物,與雪蓮、人參、冬蟲夏草等名貴中藥材并稱為"九大仙草",被國際藥用植物界稱為"藥界大熊貓"。其莖呈微扁形,中部寬,兩頭窄;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具有光澤,在民間又稱吊蘭花。其主要藥用成分是石斛堿,對心腦血管、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和眼科等疾病有明顯治療作用。赤水金釵石斛不僅具有藥用價值,還極具觀賞價值,屬名貴蘭花品種之一。2006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對赤水金釵石斛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藥材名稱 金釵石斛
拼音 Jīn Chāi Shí Hú
英文名 Harba Dendrolii Nobilis
別名 金釵石、扁金釵、扁黃草、扁草。
來源 蘭科植物金釵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的莖。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為好,煮蒸透或烤軟后,曬干或烘干或鮮用。
原形態 金釵石斛,為多年生草本。莖叢生,上部稍扁而稍彎曲上升,高10~60cm,粗達1.3cm,具槽紋,節略粗,基部收窄。葉近革質,長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12cm,寬1~3cm,先端2圓裂,花期有葉或無葉。總狀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徑達8cm,花被片白色帶淺紫色,先端紫紅色;唇瓣倒卵狀矩圓形,長4~4.5cm,寬3~3.5cm,先端圓形,唇盤上面具1紫斑;花藥2室,花粉塊4。蒴果。花期4~6月。
生境分部 生于林中樹上和巖石上。主產四川、廣西、云南、貴州。
性狀 莖下部圓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圓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狀,長18~50cm,直徑4~12mm,節間長1.5~6cm。表面金黃色或綠黃色,基部有光澤,具縱溝及縱紋,節膨大,棕色,節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殘存膜質葉鞘。質輕而脆。質輕而脆。鮮品莖綠色,質量。味苦。
化學成分 莖含生物堿,主要為石斛堿(dendrobine)、石斛次堿(nobilonine)、6-羥基石斛堿(6-hybroxydendrobine)等。
性味 性寒,味甘、淡、微咸。
【金釵石斛的功效與作用】
金釵石斛滋陰清熱,生津止渴。用于熱病傷津、口渴舌燥、病后虛熱、胃病、干嘔、舌光少苔。
【金釵石斛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