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禾麻的簡介】
水禾麻,別名山麻,大水麻、水蘇麻。苧麻科植物大葉苧麻的根或全草,有祛風除濕,接骨,解表寒等功效。
藥材名稱 水禾麻
拼音 Shuǐ Hé Má
別名 山苧、大水麻、野苧麻、水升麻、野線麻、大蠻婆草、火麻風。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蕁麻目
科蕁麻科
屬苧麻屬
出處 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長葉苧麻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ehmeria longispica Steud.[B.grandifolia Wedd.]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多年生草本,莖高1-1.5m。基部圓形,上部四棱形,被白色短伏毛。葉對生;葉柄長3-8.5cm;葉片堅紙質,寬卵形或近圓形,長7-16cm,寬5-12cm,先端長漸失或不明顯三驟尖,基部圓形或近截形,邊緣生粗鋸齒,上部的齒常重出,上面粗糙,生短糙伏毛,下面沿網脈生短柔毛。穗狀花序腋生,雄花序位于雌花序之下;雌花序長達20cm,雌花簇密集,直徑約3.5mm。瘦果狹倒卵形,被白皮細毛,上部較密。花期6月,果期9月。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溝邊或林綠。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陜西、甘肅、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鑒別 根較粗壯,直徑約1cm。淡棕黃色,表面有點狀突起和須根痕。質地較硬,斷面淡棕色,有放射狀紋。莖細,長1 -1.5m,莖上部帶四棱形,具白色短柔毛。葉對生,多皺縮,展平后寬卵形,長7-16cm,寬5-12cm,先端長漸尖或尾尖,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粗鋸齒,上部常具重鋸齒,兩面有毛;葉柄長3-8.5cm。莖上部葉腋有穗狀果序果實狹倒卵形,表面有白色細毛。氣微,味淡。
化學成分 長葉苧麻根中含大黃素(emod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熊果酸(ursolic acid),19α-羥基熊果酸(19α-hydroxyur-solic acid),具16~22個碳原子的長鏈飽和脂肪酸,一種羥基脂肪酸酯及兩種不飽和脂肪醇。其瘦果的油中含以亞油酸(linoleic acid)為主的脂肪酸。
性味 甘;辛;性平。
歸經 肺;肝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
【水禾麻的功效與作用】
水禾麻清熱祛風;解毒殺蟲;化瘀消腫。主風熱感冒;麻疹;癰腫;毒蛇咬傷;皮膚瘙癢;疥瘡;風濕痹痛;跌打傷腫;骨折。
【水禾麻的圖片】
【水禾麻的復方】
?、僦晤^風及發燒:水蘇麻尖五顆(火上去毛),克風尖七顆,蘿卜頭三錢,生姜一片。水煎服,一日三次。
?、谥物L濕骨痛:水蘇麻根二兩,山豆根、八爪金龍各七錢,追風傘一兩五錢。泡好酒一斤,每日早晚各服一次。
③接骨:水蘇麻根、澤蘭根、家麻根各一束。俱生用搗絨,兌燒酒炒熱外包。(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