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楊梅的簡介】
水楊梅,有茜草科水團花屬植物細葉水團花(Adina rubella Hance),和茜草科風箱樹屬植物風箱樹(Cephalanthus tetrandrus (Roxb.) Ridsd. et Bakh. f.)又名:細葉水團花、水楊柳,為茜草科水團花屬落葉小灌木。多分布於南、北溫帶或北極。有些開白色、紅色、橙黃色或黃色花的種被栽培觀賞。通常不高於60公分(2呎);葉多基生,復葉、深裂或具缺刻。花徑約2~3公分(約1吋),株高在70cm,花色以黃色、紅色為主,單生或聚生成小簇。
藥材名稱 水楊梅
拼音 Shuǐ Yánɡ Méi
英文名 Thinlear Adina Fruit, Fruit of Thinleaf Adina
別名 水楊柳、水畢雞、串魚木、水石榴、水金鈴、魚串鰓、繡球柳、沙金子、白消木、水紅桃、水荔枝。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薔薇目
科薔薇科
屬路邊青屬
種路邊青 G. aleppicum
二名法Geum aleppicum
出處 出自《植物名實圖考》。
藥材基源:為茜草科植物細葉水團花的地上部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uba rubella Hance
采收和儲藏:春,秋季采莖葉,鮮用或曬干。8-11月果實未成熟時采摘花果序,揀除雜質,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水楊梅,落葉小灌木,高1-1.5m。小枝細長,紅褐色,被柔毛;老枝無毛。葉互生:葉柄極短或無;托葉2,與葉對生,三角形;葉紙質;葉片卵狀披針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4cm,寬1-2.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側脈稍有白柔毛。頭狀花序球形,頂生或腋生,盛型 直徑1.5-2cm;總花梗長2-3cm,被柔毛;花萼簡短,先端5裂;花冠管狀,長5-10mm,紫紅色或白色,先端5裂,裂片上部有黑色點;雄蕊5,花絲短;子房下位,2室,花柱細長,超出花冠1倍以上。蒴果楔形,長約3mm,成熟時帶紫紅色,集生成球狀。種子多數,細小,長橢圓形,兩端有翅。花期6-7月。果期9-10月。
生態環境:生于低海拔疏林中或曠野。
資源分布:分布江蘇、安微、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廣東、廣西、臺灣、貴州、云南等地。
性狀鑒別 莖呈圓柱形,有分枝。表面灰褐色,有細縱皺紋及灰黃色類圓形皮孔。質硬不易折斷,斷面皮部成片狀,木部呈纖維狀,黃白色。氣微味微苦。果序由眾多小蒴果密集成頭狀,呈圓球形,直徑3-10mm,棕黃色,粗糙觸手,搓揉后小蒴果很易脫落露出果序軸。小蒴果倒圓錐開,長3-4mm,淡黃色,先端有5裂的宿萼,內有4-8枚種子。種子棕色,外被毛,長橢圓形,兩端并有狹窄的薄翅。氣微味略苦澀。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木栓層可風1-4列切向延長的石細胞環帶,并具髓部,髓部細胞增厚,木化。余與根相似。參見“水楊梅根條”果實橫切面:外表皮細胞長圓形,大小不一,外被非腺毛,非腺毛1-5細胞,角質層具縱皺紋理。表皮內方為薄壁組織,可見數個小型維管束分布其中,少數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最內為2-4列石細胞,壁厚。種子橫切面呈三角形或半圓形,外被單細胞非腺毛,先端2叉或偶有3叉,并向外反卷,種皮細胞壁略增厚,微木化;胚乳及子葉薄壁細胞含眾多糊粉粒。
化學成分 含有果膠(Pectine)8.5%,樹皮含鞣質,在球狀花果序中還分出熊果酸(Ursolic acid)、β-谷甾醇、土當歸酸等。花、果序經預試含兒茶素類化合物;齊墩果酸、β-谷甾醇。
藥理作用 抗菌:水浸劑及煎劑用試管稀釋法,1:100對金黃色葡萄菌、溶血性鏈球菌及陰道滴蟲,1:10對各種痢疾桿菌等均有抑制作用。從水楊梅中分離提得2個活性成分,為甲其鞣花酸類化合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理化鑒別 取果序5g,加乙醇20ml,置之不理水浴上回流10min,濾過,濾液作以下試驗:1.取濾液1ml,置之不理蒸發皿中,水浴蒸去乙醇,殘渣加醋酐數滴使溶解,再加態酸1滴,先顯桃紅色,繼轉紫紅色,最后呈污綠色;置紫外燈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檢查甾類)2.取濾液1ml,加1%三氯化鐵溶液1滴,顯墨綠色。(檢查酚性化合物)
性味 味苦;澀;性涼。
《廣西中草藥》:"味淡,性子,無毒。"
歸經 肺;大腸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含漱。
【水楊梅的功效與作用】
水楊梅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泄瀉;痢疾;濕疹;瘡癤腫毒;風火牙痛;跌打損傷;外傷出血。
①《綱目》:"治疔瘡腫毒。"
②《峨嵋藥植》:"治咳嗽及吐血。"
③《國藥的藥理學》:"利尿。"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頭暈,失眠,四肢無力,口味不開,身體虛弱;又可治遺精,縮陰,表虛熱。"
⑤《四川中藥志》:"平肝氣。治虛勞咳嗽,肺痿聲嘶。"
⑥《湖南藥物志》:"溫中,行氣,止痛。"
⑦《貴州植藥調查》:"活血,接骨。"
⑧《貴州草藥》:"解表散寒,壯陽補虛,和血,解毒。治感冒。"
【水楊梅的圖片】
【水楊梅的臨床應用】
水楊梅治療菌痢及腸炎:主要用于急性病人,據666例觀察,治愈率達89.2%。絕大部分病例于3日內見效,平均服藥6.5天。對使用其它抗痢藥不敏感的病例,本藥亦具療效。曾追訪部分病例,復發率低于2.4%。對慢性菌痢及急、慢性非特異性腸炎,也有效果。用法:取全草1兩,水煎,當茶飲;或用花果序(干鮮均可),干品5錢,煎沸或用沸水泡15分鐘后去渣飲用;或用片劑,成人1.5~2.0克,日服3次。對某些口服困難或慢性病例,可用全草2兩的煎劑加200毫升溫水行保留灌腸,每日1~2次。如制成注射劑使用,亦具同樣療效。實驗證明,本藥浸出液對痢疾桿菌在10%濃度即顯抗菌作用。
此外,用水楊梅內服或外用(沖洗或制成栓劑),對陰道滴蟲病亦有較好療效。
【水楊梅的復方】
①治老年頭暈:頭暈藥二兩,燉豬肉,肉湯煮綠殼鴨蛋吃。
②治頭暈疼痛:頭暈藥一兩,仙桃草一兩。研末,肉湯或油湯送下,每服五錢。
③治虛弱,精神不振,骨蒸自汗:頭暈藥三錢,地骨皮三錢,臭牡丹根三錢,子雞一只蒸服。
④治虛弱咳嗽:頭暈藥、黃精、竹葉黃、夜寒蘇、白胭脂花根、川牛膝、姜各三錢。煎水服。
⑤治腎虧體弱陽痿:頭暈藥二兩,五谷根四兩,枸杞二兩,肉桂五錢,黃精五錢,豬腎五個。用文火煮約二小時,分三日服完。(①方以下出《貴陽民間藥草》)
⑥治瘧疾:南布正三錢,沖爛,煎甜酒服。(《貴州省中醫驗方秘方》)
⑦治婦女小腹痛:水楊梅三至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⑧治月經不調:頭暈藥、血當歸各四錢,龍芽草、對月蓮、澤蘭各三錢,月季花七朵。酒一斤泡服,早、晚各服五錢。(《貴州草藥》)
⑨治疔瘡:頭暈藥搗絨外敷。(《貴州草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