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棗的簡介】
酸棗(學名:Ziziphus jujubaMill. var.spinosa(Bunge) Hu ex H. F. Chow)鼠李科棗屬植物,是棗的變種。又名棘、棘子、野棗、山棗、葛針等,原產中國華北,中南各省亦有分布。多野生,常為灌木,也有的為小喬木。樹勢較強。枝、葉、花的形態與普通棗相似,但枝條節間較短,托刺發達,除生長枝各節均具托刺外,結果枝托葉也成尖細的托刺。葉小而密生,果小、多圓或橢圓形、果皮厚、光滑、紫紅或紫褐色,內薄,味大多很酸,核圓或橢圓形,核面較光滑,內含種子1至2枚,種仁飽滿可作中藥。其適應性較普通棗強、花期很長,可為蜜源植物。果皮紅色或紫紅色,果肉較薄、疏松,味酸甜。
酸棗的營養價值很高,也具有藥用價值,酸棗作為食品,去果肉棗仁還是中藥材,如江蘇長美花卉的酸棗,太行山上野生較為普遍。
藥材名稱 酸棗
拼音 Suān Zǎo
亞種酸棗
門被子植物門
種棗
界植物界
族棗族
目鼠李目
科鼠李科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科鼠李亞科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屬棗屬
藥材基源:為鼠李科植物酸棗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的果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Hu ex H.F.Chow [Z.vulgaris Lam.var.spinosa Bunge]
采收和儲藏:秋后果實成熟時采收,去除果核,曬干。
原形態 酸棗,落葉灌木,稀為小喬木,高1-3m。老枝灰褐色,幼枝綠色;于分枝基部處具刺1對,1枚針形直立,長達3cm,另1枚向下彎曲,長約0.7cm。單葉互生;托葉針狀;葉片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先端鈍,基部圓形,稍偏斜,邊緣具細鋸齒?;ㄐ。?-3朵簇生于葉腋;花萼5裂,裂片卵狀三角形;花瓣5,黃綠色,與萼片互生,雄蕊5,與花瓣對生;花盤明顯,10淺裂;子房橢圓形,埋于花盤中,花柱2裂。核果肉質,近球形,成熟時暗紅褐色,果皮薄,有酸味?;ㄆ?-7月,果期9-10月。
生態環境:生于向陽或干燥的山坡、山谷、丘陵、平原、路旁以及荒地。性耐干旱,常形成灌木叢。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北、西北及遼寧、山東、江蘇、安徽、河南、湖北、四川。
性味 酸;甘;平。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入丸、散。
【酸棗的功效與作用】
酸棗主治止血止瀉。主出血;腹瀉。
【酸棗的圖片】
【酸棗的食用價值】
英國學者在對虛弱癥患者的觀察中發現,凡是連續按時吃酸棗的,其康復速度比單純服用多種維生素類的快6倍以上。因此,酸棗被證明具有防病抗衰老與養顏益壽的作用。常喝酸棗汁則可以益氣健脾,能改善面色不榮、皮膚干枯、形體消瘦、面目浮腫等癥狀。此外,酸棗中含有大量維生素E,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和組織生長,使皮膚與毛發具有光澤,讓面部皺紋舒展。
酸棗的營養主要體現在它的成分中。它不僅像其他水果一樣,含有鉀、鈉、鐵、鋅、磷、硒等多種微量元素;更重要的是,新鮮的酸棗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其含量是紅棗的2~3倍、柑橘的20~30倍,在人體中的利用率可達到86.3%,是所有水果中的佼佼者。
【酸棗的營養分析】
1. 酸棗葉中提取的酸葉酮對冠心病有較好的療效;
2. 酸棗仁(炒棗仁)含有脂肪油及蛋白質、植物甾醇及皂甙,有鎮靜、催眠作用,前人有"熟用治不眠,生用治好眠",經臨床實踐,生用炒用都有催眠功效;
3. 酸棗仁還有持續降低血壓的作用;
4. 酸棗仁對子宮有興奮作用;
5. 酸棗具有很好的開胃健脾、生津止渴、消食止滯的療效。
【酸棗的食療作用】
酸棗性平,味甘酸,經常食用酸棗果肉,可以健脾開胃,消食化滯;
有養心、安神、斂汗的功效
可用于神經衰弱、失眠、多夢、盜汗的治療。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心臟病患者尤其適合食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