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鹿角的簡介】
太白鹿角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體。地衣體鱗片狀,生于子器柄基部和上部,表面灰綠色,里面灰白色,稀瓣裂。子器柄粗壯,直立成樹枝狀,形如鹿角,高5厘米左右,直徑約1.5毫米,呈灰白色或青綠色,無粉芽及針芽。頂端生杯狀體,其周邊延生呈掌狀,上生多數子器;子器小,半球形或多數合生成不規則的疣狀突起,子囊盤淡黃褐色或深褐色。
生于石坑或樹皮上,常成一望無邊的廣大群落。
中文學名 太白鹿角
拉丁學名 Cladonia gracilis(L.)Willd.
別 稱太白針、地蓬草、細石蕊
界 原生生物界 生長環境 高山草地、巖石
來 源 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體
別名 太白針、地蓬草、細石蕊
來源 為石蕊科植物 匙石蕊 的 地衣體 。全年可采,除去雜質,曬干。
藥用部位 為石蕊科植物匙石蕊的地衣體。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于巖石表面的落葉層上或灌叢基部的苔蘚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內蒙古、陜西、安徽、浙江、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地衣林鱗片狀,表面灰綠色,里面灰白色,很少瓣裂,無粉芽。子器柄長約5cm,直徑約1.5mm,呈樹枝狀,形如鹿角,先端生有杯狀體。杯狀體周邊延生呈掌狀,杯緣生有多數子器。
化學成分地衣體含黑茶漬素(atranorin),松蘿酸(us-nic acid)和過氧麥角甾醇(peroxyergosterol).
【太白鹿角的功效與作用】
太白鹿角的功效
性味 味苦,性平。
太白鹿角的作用
通淋利尿,消腫解毒,止血生肌。治膀胱炎,小便不利,目疾,鼻衄,吐血,黃水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2~3錢。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調敷。
【太白鹿角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