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箍散的簡介】
鐵箍散(通用土名) 血糊藤(經濟植物手冊),香巴戟(四川),小血藤(陜西),狹葉五味子(河南植物志)
中文學名 鐵箍散
拉丁學名 Schisandra propinqua var. sinensis Oliv.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毛茛目
科木蘭科
族五味子族
屬五味子屬
亞 屬團蕊五味子
亞屬 種合蕊五味子
拼音Tiě Gū Sàn
英文名Root-bark of ceylon Houndstongue
別名狗屎花、藍布裙、白母豬油子、攔路虎、鐵板道、鐵鏈子、白牛舌頭、貼骨散、摁天繩、牛舌頭草、生扯攏、野煙、青菜參、粘糧糧、豬尾巴、小生地、綠花菜
出處出自《陜西中草藥》
來源藥材基源:為紫草料植物琉璃草的根及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oglossum zeylanicum (Vahl) Thunb.ex Lehm.[Anchusa zeylanica Vahl ex Hornem.;Cynoglossum furcatum Wall.;C.formosanum Nakai]
采收和儲藏:春、夏采集,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40-60cm。主根粗壯,黑褐色。根莖短,被殘枯的葉基;莖直立,上部分枝,全株被黃褐色糙伏毛。基生葉及莖下部葉具柄;葉片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對性形,長12-20cm,寬3-5cm,先端鈍,基部漸狹,兩面均貼生粗伏毛;莖上部葉漸小,無柄,長圓狀披針形。聚傘花序叉狀分枝呈總狀,頂生及腋生;無苞片;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長1.5-2mm,果期增長約3mm,外面密生短糙伏毛;花冠漏斗狀,藍色,有時紫色或白色,先端5裂,裂片長圓形,喉部有5個梯形附屬物,先端微凹,邊緣密被白柔毛,雄蕊5,內藏著生于花冠中部以上;子房4深裂,花柱肥厚,略呈四棱形,長1-2.5mm。小堅果4,卵圓形,長2-4mm,背面突起,密生錨狀剌,邊緣無翅邊或稀中部以上具翅邊。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00-3040m的向陽山坡、路邊、河灘砂質地或林間草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華南、西南及陜西、甘肅、河南、西藏等地
栽培1.氣候土壤:喜溫暖向陽。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較好。
2.種植:用種子繁殖。四川地區9-10月播種。把種子拌入少量的火灰,然后與拌有人畜糞水的草木灰混合成種子灰。每畝用種子5-6兩。在畦上按行、株距各約33cm開穴,深4-6cm,施人畜糞水后,把種子灰勻撒穴里。
3.苗高7-10cm時,結合中耕、除草進行勻苗、補苗,每穴留苗4-5株。施人畜糞水過冬。第2年3-4月,再中耕、除草并施肥。
化學成分大琉璃草地上部分含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月桂酸(lauric acid)和澳洲倒提壺堿(cynaustra-line)
【鐵箍散的功效與作用】
鐵箍散的功效
性味苦;涼
歸經心經
鐵箍散的作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瘡癤癰腫;崩漏;咳血;跌打腫痛;外傷出血;毒蛇咬傷
【鐵箍散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