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荑醬的簡介】
蕪荑醬,中藥名。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實與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醬。植物大果榆,分布于我國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殺蟲之功效。主治蟲積腹痛,瘡癬。
中文學名 蕪荑醬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蕁麻目
科 榆科
屬 榆屬
種 大果榆
用 量 內服:適量,開水沖服
毒 性 無毒《綱目》 拼音Wú Yí Jiànɡ
出處出自《名醫別錄》。
來源藥材基源:為榆科植物大果榆的果實與面曲等加工制成的醬。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Ulmus macrocarpa Hance
原形態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15-30m。枝常有具木栓質翅,當年生枝綠褐色或褐色,有粗毛;老枝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6mm,有短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0cm,寬3-7cm,中上部最寬,先端突尖,基部狹或淺心形,兩邊不對稱,兩面粗糙,有粗毛,邊緣具鈍單鋸齒或重鋸齒。花先葉開放,數朵簇生于去年枝的葉腋或散生于當年枝的基部;花大,長達15mm,兩性;花被4-5裂,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同數,花藥大,帶黃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綠色,柱頭2裂。翅果特大,長2.5-3.5cm,寬2.2-2.5cm,被毛,花被宿存,種子位于翅果的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于海拔1000-1300m的向陽山坡、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林區多生于林緣及河岸。
資源分布: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蕪荑醬功效與作用】
蕪荑醬功效
性味 辛,寒,有毒。 ①《嘉祐本草》:辛,冷,無毒。 ②《醫學入門》:有毒。 ③《本草從新》:辛冷而燥,有毒。 歸經 入肝、腎經。 ①《玉楸藥解》: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 ②《本草再新》:入肝、肺二經。
蕪荑醬的作用
殺蟲;攻毒;祛腐;止癢;祛痰;逐水;通便。主瘡瘍潰爛;疥癬癢疹;瘰疬;梅毒;疳瘡;酒皶鼻;痤瘡;急慢驚風;痰壅喘逆;水腫脹滿;二便不利。外用殺蟲,攻毒,斂瘡;內服祛痰消積,逐水通便。外治用于疥瘡,頑癬,臁瘡,梅毒,瘡瘍,濕疹;內服用于痰涎積滯,水腫膨脹,二便不利。 ①《本草拾遺》:通大腸,轉小兒疳并瘰疬,殺瘡疥癬蟲及鼻上酒齄,風瘡瘙癢。 ②《本草衍義》:下涎藥并小兒涎潮、瘈疭多用。 ③張元素:潔凈府,去膀胱中垢膩。 ④《醫學入門》:消水腫,止血痢,吐風涎。 ⑤《綱目》:治痰涎積滯,水腫臌脹,毒瘡。 ⑥《本草正》:治瘰疬諸毒瘡,去腐肉,生新肉。
【蕪荑醬的圖片】
【蕪荑醬的各家論述】
1.《名醫別錄》:殺蟲。
2.《唐本草》:殺三蟲。
3.《食療本草》:蕪荑醬功力強于榆人醬。(指殺諸蟲,利大小便,心腹惡氣。)。
4.《本草拾遺》:主五雞病,除瘡癬。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