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牡丹根的簡介】
野牡丹根,中藥名。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Melastoma candidum D. Don的根。野牡丹根分布于華南及福建、臺灣、云南等地。野牡丹根具有健脾利濕,活血止血之功效。用于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瀉痢,便血,衄血,月經不調,風濕痹痛,頭痛,跌打損傷。
中文學名 野牡丹根
別 稱 王不留、痢疾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桃金娘目
科 野牡丹科
屬 野牡丹屬
種 野牡丹 出處 牡丹根(《陸川本草》)
來源為野牡丹科植物野牡丹的根,植物形態詳"野牡丹"條。
采集秋季挖根,洗凈,曬干,切片。
【野牡丹根的功效與作用】
野牡丹根的功效
性味①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味澀,性平。"
②福建晉江《中草藥手冊》:"甘酸,微溫。"
野牡丹根的作用
健脾止瀉,止血和瘀。治消化不良,胃痛,寫痢,便血,衄血,月經過多,風濕疼痛,跌打損傷。
①《福建民間草藥》:"治疝氣。"
②《陸川本草》:"治跌打傷積,腹瀉。"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消滯健胃,止血止痛。治消化不良,腸炎腹瀉,痢疾,胃痛,血栓性脈管炎,便血,衄血,血吸蟲病。"
④福州軍區《中草藥手冊》:"祛風逐濕,行瘀止痛,消炎解毒,殺蟲。治頭痛,偏頭痛,風濕性關節炎,跌打損傷,乳腺炎,癰疽惡瘡,腹股溝淋巴結炎,腸炎,絲蟲病。"
【野牡丹根的圖片】
【野牡丹根的選方】
①治月經過多,紅白痢疾,腹瀉:野牡丹干根一至二兩,水煎服,日服二次。(《文山中草藥》)
②治風濕性關節炎:野牡丹根二兩,夏枯草五錢,酒二兩燉,分二次服。(福州軍區《中草藥手冊》)
【野牡丹根的臨床應用】
野牡丹根治療細菌性痢疾和急性胃腸炎取野牡丹根2~4兩(干品)切碎,加水500毫升,煎至100毫升左右,頓服或兩次分服。共治72例,1劑治愈(服藥1次后不再腹瀉,次日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癥狀消失)29例,3天治愈(服藥后腹瀉逐漸減少,3天內消化道癥狀消失)35例,4天治愈(服藥后腹瀉及各種消化道癥狀明顯減輕,但大便至第4天才成形)4例,無效4例。治愈率94.4%。據觀察,一般服藥后數小時即止瀉,腸鳴音減弱;多數病人次日便秘1天;腹痛于止瀉后逐漸減輕。但腹脹消失及食欲恢復較慢。治程中未見不良副作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