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多系栽培。主產于湖北、江蘇、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濕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以疏松、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經。紫蘇全株均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它具有低糖、高纖維、高胡蘿小時素、高礦質元素等。還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等功效。臨床用名有紫蘇子、炒紫蘇子、蜜炙紫蘇子、紫蘇子霜。
亞屬 紫蘇子
綱 雙子葉植物綱
門 被子植物門
屬 紫蘇屬
分布區域 主產于湖北、江蘇、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別名 蘇子、黑蘇子、鐵蘇子、任子、香蘇子、炒蘇子、玉蘇子
拉丁學名 Perillafrutescens
界 植物界
科 唇形科
功能主治 下氣,清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中藥屬性
入藥部位
為唇形科植物紫蘇和野紫蘇的果實。
性味歸經
【性味】辛,溫。
【歸經】歸肺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5~10g;或入丸、散。
禁/宜人群
性主疏泄,氣虛久嗽、陰虛喘逆、脾虛便滑者皆不可用。
炮制方法
紫蘇子:簸去灰屑,洗凈,曬干。炒紫蘇子:取凈蘇子置鍋內,用文火炒至有香氣或起爆聲為度,取出放涼。
地理分布
紫蘇原產中國,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藥用價值
功能主治
【功能主治】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
【貯藏】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鼻塞,兼見咳嗽或胸悶不舒者。
紫蘇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的功效
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寒感冒、咳嗽嘔惡、妊娠嘔吐、魚蟹中毒。
用于脾胃氣滯,胸悶,嘔吐之證。本品具行氣寬中,和胃止嘔功效。偏寒者,每與藿香同用;偏熱者,可與黃連同用。偏氣滯痰結者,常與半夏、厚樸同用。又用于妊娠嘔吐,胸腹滿悶,常與陳皮、砂仁配伍,以加強其止嘔、安胎的效果。用于進食魚蟹而引起的腹痛、吐瀉,單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由于紫蘇具有發汗和松弛的效果,當患上風寒感冒、咳嗽、疼痛時,喝上一杯暖乎乎的紫蘇茶能有效緩解癥狀;當感到有壓力、身心疲憊時,沖泡一杯紫蘇茶,它特殊的香味能讓人輕松、鎮靜。這種特殊的香味其實來源于紫蘇醛,它與紫蘇油都有補充血液營養、提高血糖含量的作用,可以減輕貧血,讓身體恢復活力。
紫蘇茶-抗海鮮過敏 解表散寒,治療感冒,解魚蟹毒
紫蘇的作用
此外,紫蘇還能減輕胸腹脹滿的癥狀,亦能治療牙周炎、抑制花粉過敏癥。
抗癌作用
:給由7,12-二甲基苯并蒽和1,2-二甲基肼誘發的乳腺癌、結腸癌和腎母細胞瘤的大鼠喂飼含10%紫蘇油(富含α-亞麻酸)的飼粒有抗癌作用。
其他作用:給易于中風的自發性高血壓大鼠(SHR-SP)喂紫蘇油可延長其存活率,使生存時間延長。紫蘇油還可提高大鼠學習能力。
功能主治:下氣,清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別錄》:主下氣,除寒中。
《藥性論》:主上氣咳逆。治冷氣及腰腳中濕風結氣。
《日華子本草》:主調中,益五臟,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結,消五膈,止咳,潤心肺,消痰氣。
《本草衍義》:治肺氣喘急。
《綱目》:治風順氣,利膈寬腸,解魚蟹毒。
《本草通玄》:治蛇犬傷。
毒副作用
毒副作用:紫蘇子2.3-15.5g/kg喂牛,可產非典型間質性肺炎,但紫蘇子在霜凍期后則無此毒性。
【摘錄】《中國藥典》
藥理研究
1.蘇子可增強學習記憶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蘇子油,它能促進小鼠學習記憶功能,且該作用與小鼠腦內的核酸蛋白質及單胺類神經遞質的含量有關。
2.蘇子有降血脂作用。
3.蘇子有降血壓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4.蘇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5.蘇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藥物的長期貯存。
6.蘇子有抗癌作用。
7.蘇子有抑菌作用,0.1%紫蘇子油對變形桿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種霉菌均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