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梗的簡介】
紫蘇梗,別名:紫蘇莖、蘇梗、紫蘇桿。拉丁文名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on.是一種中藥名稱。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Perillafrutescens(L.)Britt.的干燥莖。秋季果實成熟后采割,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趁鮮切片,曬干。
中文學名 紫蘇
拉丁學名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on
別 稱 紫蘇莖、蘇梗、紫蘇桿。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木蘭綱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屬 紫蘇屬
種 紫蘇
分布區(qū)域 全國各地廣泛栽培。 異名紫蘇莖(《雷公炮炙論》),蘇梗(《藥品化義》),紫蘇桿(《湖南藥物志》)。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尖紫蘇等的莖。植物形態(tài)詳"紫蘇葉"條。
采集秋未,割取地上部分,除去小枝、葉片及果實,曬干?;蛟谙哪┎墒仗K葉時,切下粗梗曬干。前者稱為"老蘇梗",后者稱為"嫩蘇梗"。
藥材老蘇梗:呈方柱形,有槽。長0.3~1米,中部直徑約0.7~1.3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淡棕色。具縱溝及順紋,上有稀疏的柔毛。分枝對生,或已除去。上部分枝常殘留花萼或果實。質(zhì)硬體輕,斷面黃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或中空。嫩蘇梗:色淡或青綠色,質(zhì)松,髓部較大。以老而粗壯、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氣濃者為佳。 產(chǎn)湖北、江蘇、河南、四川、廣西、山東、廣東、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同屬植物白蘇的莖(白蘇梗)在江蘇、四川等地與紫蘇梗同等使用,并通稱為蘇梗。參見"白蘇梗"條。
炮制除去雜質(zhì),用水浸泡后,潤透,切片,曬干。
性味辛甘,微溫。
?、佟毒V目》:"辛,溫,無毒。"
?、凇端幤坊x》:"味甘微辛,性微溫。"
?、邸侗静莩缭罚?quot;氣味辛,平。"
歸經(jīng)《藥品化義》:"入脾、胃、肺三經(jīng)。"
【紫蘇梗的功效與作用】
紫蘇梗理氣,舒郁,止痛,安胎。治氣郁,食滯,胸膈痞悶,脘腹疼痛,胎氣不和。
?、佟侗静輬D經(jīng)》:"宣通風毒。"
?、凇侗静菝审堋罚?quot;下諸氣略緩,體稍虛者用宜。"
?、邸侗静萃ㄐ罚?quot;能行氣安胎。"
?、堋侗静莩缭罚?quot;主寬中行氣,消飲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
?、荨兜门浔静荨罚?quot;疏肝,利肺,理氣,和血,解郁,止痛,定嗽,安胎。"
【紫蘇梗的圖片】
【紫蘇梗的選方】
①治傷寒胸中痞滿,心腹氣滯,不思飲食:紫蘇莖(銼)一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赤茯苓(去黑皮)一兩半,大腹皮(銼)、旋覆花各一兩,半夏(湯洗七遍,焙)半兩。上六味,細切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姜一分(拍碎),棗三枚(擘破),同煎至七分,去渣,溫服。(《圣濟總錄》蘇橘湯)
?、谥嗡[:紫蘇梗八錢,大蒜根三錢,老姜皮五錢,冬瓜皮五錢。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紫蘇梗的名家論述】
①《藥品化義》:"蘇梗,能使郁滯上下宣行,凡順氣諸品惟此純良。其性微溫,比枳殼尤緩。病之虛者,寬胸利膈,疏氣而不迅下。入安胎飲,順氣養(yǎng)陰;入消脹湯,散虛脹滿。"
②《侶山堂類辯》:"紫蘇枝莖能通血脈,故易思蘭先生常用蘇莖通十二經(jīng)之關(guān)竅,治咽膈飽悶,通大小便,止下利赤白。予亦常用香蘇細莖,不切斷,治反胃膈食,吐血下血,多奏奇功。蓋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濁氣歸心,肝主血而心主脈,血脈疏通,則食飲自化?!督?jīng)》云,陽絡(luò)傷則吐血,陰絡(luò)傷則下血,通其絡(luò)脈,使血有所歸,則吐下自止。"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luò)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wù)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wù)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wù)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