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宮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楊氏家藏方》卷十五,用于主治婦人諸虛不足,久不妊娠,骨熱形羸,腹痛下利,崩漏帶下。
【方劑組成】
鹿角霜,白術,白茯苓(去皮),香白芷,白薇,山藥,白芍藥,牡蠣(煅),烏賊魚骨各等分。
【制備方法】
上藥為細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本方主治主治婦人諸虛不足,久不妊娠,骨熱形羸,腹痛下利,崩漏帶下。
【方劑方解】
方中白芍滋陰補血;白芷溫散寒濕;鹿角霜補腎助陽,收斂止血;茯苓、白術、山藥補脾益氣;烏賊骨、牡蠣收斂固澀,止血止帶。諸藥配伍,共奏補脾腎,滋陰血,散寒濕,補胞宮,止血止帶之效。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時用溫米飲送下。
【臨床應用】
本方以色淡質稀、經血過多、面白無光、體虛羸弱、舌質淡、脈細弱為辨證要點。現代可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以及宮頸炎、慢性陰道炎等病癥。
【注意事項】
血瘀、血熱所致之崩漏,不宜使用本方。
【各家論述】
補宮丸——《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當歸(酒炒)2兩,熟地(姜汁炒)2兩,肉蓯蓉(酒洗,去膜)2兩,菟絲子(酒洗,去膜)2兩,牛膝(酒洗)2兩,肉桂1兩,沉香1兩,蓽茇(去蒂,炒)1兩,吳茱萸(去梗)1兩,肉果1兩,真血竭5錢,艾葉5錢。
【制法】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助孕。主治女人子宮久冷,經事不調,致小腹連腰痛,面黃肌瘦,四肢無力,減食發熱,夜多盜汗,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或白湯任下。
補宮丸——《萬氏女科》卷一
【處方】鹿角霜、白茯、白術、白芍、白芷、牡蠣(煅,童便炒)、山藥、龍骨(煅)、赤石脂各等分,干姜(炒)減半。
【制法】醋糊為丸。
【功能主治】固下元之脫。主治帶下久不止。
【用法用量】空心米飲送下。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