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花散,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出自《普濟本事方》。具有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功效,主治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癥見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以及痔瘡出血,舌紅苔黃脈數。
【方劑方歌】
槐花散用治腸風,側柏荊芥枳殼充,等分為末米飲下,寬腸涼血逐風動。
【方劑組成】
槐花(炒)12g,側柏葉12g,荊芥穗6g,枳殼(麩炒)6g。
【功效主治】
槐花散具有清腸止血、疏風行氣的功效,主治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
癥見便前出血,或便后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舌紅苔黃脈數。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服6g,開水或米湯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
【方劑方解】
槐花散中槐花苦微寒,善清大腸濕熱,涼血止血,為君藥。側柏葉味苦微寒,清熱止血,可增強君藥涼血止血之力,為臣藥。
荊芥穗辛散疏風,微溫不燥,炒用入血分而止血;蓋大腸氣機被風熱濕毒所遏,故用枳殼行氣寬腸,以達“氣調則血調”之目的,共為佐藥。
諸藥合用,既能涼血止血,又能清腸疏風,俟風熱、濕熱邪毒得清,則便血自止。
【配伍特點】
槐花散具有寓行氣于止血之中,寄疏風于清腸之內,相反相成的配伍特點。
【方劑藥材介紹】
槐花: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側柏葉: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生發烏發。用于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下血,肺熱咳嗽,血熱脫發,須發早白。
荊芥穗:解表散風,透疹,消瘡。用于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枳殼:具有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之功效。常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臟器下垂。
【臨床應用】
槐花散是治療腸風、臟毒下血的常用方。臨床應用以便血,血色鮮紅,舌紅,脈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若便血較多,荊芥可改用荊芥炭,并加入黃芩炭、地榆炭、棕櫚炭等,以加強止血之功;若大腸熱甚,可加入黃連、黃芩等以清腸泄熱;
若臟毒下血紫暗,可加入蒼術、茯苓等以祛濕毒;便血日久血虛,可加入熟地、當歸等以養血和血。
【用藥禁忌】
槐花散藥性寒涼,故只可暫用,不宜久服。便血日久屬氣虛或陰虛者,以及脾胃素虛者均不宜使用。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