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附子尖雖然不常見,但是它是一種中藥材,用處還是很多的,功效作用吐風痰;祛寒止痛。主癲癇;痰劂;小兒慢驚;臍風;寒疝疼痛。
【功能】
吐風痰,祛寒止痛。治癲癇,痰厥,小兒慢驚、臍風,寒疝疼痛。
【用法】
內服:入丸、散或煎湯。外用:研末調敷。
【注意】
虛人及陰虛陽盛者忌服。
【附方】
①吐風痰癲癇:烏頭附子尖,為末,茶服半錢。(《綱目》)
②治卒中急風,眩運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悶,牙關緊急,目睛上視,及五種癇病,涎潮搐搦:石綠(研九度飛)十兩,附子尖、烏頭尖、蝎梢各七十個。上將三味為末,入石綠令勻,面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盞化下一丸,更入酒半合溫暖服之,須臾吐出痰涎,然后隨證治之,如牙關緊急,斡開灌之。(《局方》碧霞丹)
③治小兒慢脾驚風,四肢厥逆:附子尖一個,硫黃棗大一個,蝎梢七個。為末,姜汁、面糊丸,黃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亦治久瀉尪羸。(《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④治臍風撮口:生川烏尖三個,全足蜈蚣半條(酒浸炙),麝香少許。為末,以少許吹鼻得嚏,乃以薄荷湯灌一字。(《永類鈐方》)
⑤治奔豚痛,疝氣或陰囊腫大:川烏尖七個(生用),巴豆七枚(去皮,只去九分油)。上為末,糕糊丸如梧桐子,用朱砂、麝香為衣。每服二丸,同青木香丸三十粒,空心冷鹽水下。三、兩日一服,不可多。(《澹寮方》青鈴丸)
⑥治木舌腫脹:川烏尖、巴豆。研細,醋調涂刷。(《瀕湖集簡方》)
⑦治牙痛難忍:附子尖、天雄尖、全蝸各七個。生研為末,點之。(《永類鈐方》)
⑧治陷甲割甲成瘡,連年不差:川烏頭尖、黃柏等分。為末,洗了貼藥。(《養生必用方》)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