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脛散,作為一種中藥藥材,中醫認為赤脛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痢疾,白帶,血熱頭痛,崩漏,經閉,乳癰瘡癤,跌打損傷。下面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赤脛散的植物形態以及附方應用。
【赤脛散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赤脛散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消腫的功效,主治痢疾,白帶,血熱頭痛,崩漏,經閉,乳癰瘡癤,跌打損傷。
1.《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三焦熱。治頭昏暈。"
2.《湖南藥物志》:"鎮痛。"
3.《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消腫解毒。治毒蛇咬傷,癰癤,無名腫毒,乳腺炎。"
4.《四川常用中草藥》:"清熱,活血。治內傷,血熱頭昏頭痛,紅崩,經閉,虛火咳嗽,赤白痢,癰毒惡瘡。"
【赤脛散的原植物形態】
1.赤脛散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30-50cm。根莖細弱黃色,須根黑棕色。莖纖細,直立或斜上,稍分枝,紫色,有節或被細白毛,或近無毛。
葉互生;葉柄短,具翅,基部有葉耳,上部葉近無柄;托葉鞘筒狀,膜質,長達1cm,有緣毛或無毛;葉片卵形,大頭羽裂,長5-8cm,寬3-8cm;
頂生裂片較大,三角狀卵形,先瑞長漸尖,側生裂片l-3對,基部近截形,兩面無毛或有毛,上面中部有紫黑斑紋,具細微的緣毛。
頭狀花序簇生于枝頂,通常成對,總花梗有腺毛;花被5裂,粉紅色,沿背部為綠色;
雄蕊8,花絲較花被短;柱頭圓球形,3裂。瘦果卵圓形,具3棱,黑褐色有細點。花期7-8月。
2.缺腰葉蓼
本變種與赤脛散的區別是頭狀花序較小,直徑5-7mm,數個再集成圓錐狀。葉基部通常具1對裂片,兩面無毛或疏生柔毛。
【赤脛散的附方應用】
1.治痢疾:缺腰葉蓼一兩,水煎服。
2.治腹痛:缺腰葉蓼五錢,木香一錢,水煎服。
3.治赤白帶:缺腰葉蓼六錢,杉木漿、檀木漿各三錢,水煎服;白帶加白糖;赤帶加紅糖、月季花、阿膠。
4.治膿瘡:塊腰葉蓼搗爛敷。
5.治跌打損傷:缺腰葉蓼水煎兌酒服。(①方以下出《湖南藥物志》)
6.治乳腺炎:赤脛散全草或薯、野蕎麥搗爛,加酒糟外敷。(《廣西實用中草藥新選》)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