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蝗又稱水蛭。
螞蝗是環節動物門、蛭綱動物的俗稱。這類動物與蚯蚓或沙蠶等其他環節動物不同,多數營暫時性的體外寄生生活。與這種生活方式相適應,螞蝗的體上無剛毛,前、后端有吸盤,體內肌肉發達,體腔被肌肉和結締組織分割充填而縮小。
螞蝗是一類高度特化的環節動物。目前已知全世界共有三百多種。多數生活于淡水中;少數為海水或咸淡水種類;還有一些陸生或兩棲的;多在溫濕的地區。大小在4-200毫米之間。螞蝗有環帶,雌雄同體。所以,一般認為它是由一類適應外寄生的寡毛類祖先演化而來。
許多種螞蝗以吸取脊椎動物或無脊椎動物的血液為生。有的或多或少是固定生活于一個動物的個體上,接近于體外寄生蟲;有的只是一時性地侵襲一下宿主,吸飽血液后掉下來;但也有屬于普通的掠食性或腐食性的。
螞蝗一般背腹扁平,前端較窄,全體呈葉片狀或蠕蟲狀。體形可隨伸縮的程度或取食的多少而改變。體分節,前、后端的體節演變成吸盤。前吸盤較小,常常圍繞在口的周圍;后吸盤杯狀,多朝向腹面。除棘蛭外,體的分節比較固定,表示它們的親緣關系相近,特異程度較高。
蛭類是體節數目少而固定的唯一一類環節動物,因此它們比大多數的其它環節動物更加敏捷。體節數是通過計算神經節和側神經支的數目而得知的。所有螞蝗的身體都由口前葉加上33個體節,一共34個體節所組成。各體節用羅馬數字I-XXⅪV表示(有時為了方便,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身體各部分包括相同的體節:頭部6節(I-Ⅵ);環帶前部3節(Ⅶ-Ⅸ);環帶部4節(X-ⅪH);環帶后部(或稱軀干部、中央部)11節(XlV-XXlV);肛部3節(XXV-XXⅦ)和后吸盤7節(XXⅧ-XXⅪV)。由于構成后吸盤的7個體節難以區分,所以在敘述螞蝗的節數時皆略去不計,僅提身體分27節。每個體節的表面又被橫溝再分成幾個體環。每體節分3環是基本的類型。有些螞蝗的體節也有不分環或僅有2環的。但多數螞蝗的體節由這3個體環(用a1,a2,a3表示)的再次分割而形成更多的環--6個環(b1-b6),還可以進一步分為12環(c1-c12)或24環(d1-d24)。惟多數螞蝗只有a和b兩組,有d組的螞蝗為數極少。
一般說來,體前端和后端各節的環數較少,自兩端向中間,組成體節的環數逐漸增多。體中段的許多體節環數相等,如各節均分3或5環(也有更多的體環,因種類而異),這些體節稱為完全體節。與此相對應,前、后端的其余體節稱非完全體節。如果一個體節多于3環,則這3個原始體環的分割程度通常有不同:有的環進一步分割,有的不分割或較少分割。以醫蛭為例,它的完全體節為5環,是由于a1、a3各自分割一次,a2不動,結果形成b1、b2、a2、b5、b6。各節中間的一環(a2)是感覺環,在這一環上有體節感覺器和側神經的主支。
螞蝗有豐富的感覺器,各種不同類型的單眼、感覺突、乳突遍布全體。眼只是由許多位于色素杯之后的感光細胞組成。
頭部明顯。眼在頭部前端的背面,它們的數目、位置和形狀是鑒別種類的標志之一。某些蛭類眼的數目和排列可能有變異。頭部腹面的前吸盤可以很突出,或者僅是口周圍的唇稍加厚而成。
環帶的表面有環帶腺的開口。在生殖期,環帶增厚并帶有不同的色澤,此時易與身體其余部分相區別。環帶區的腹面中央有雄性及雌性生殖孔各一個。雄孔在前,雌孔在后,相間數環。兩孔相間的環數,通常在舌蛭科為2環,顎蛭目為5環,石蛭科為2-6環,甚至11環。也有兩孔同在一個圓形突起上的,如寬身舌蛭。個別種類,如淡色舌蛭的雄孔和雌孔合為一個。
中央部位是身體最大的部分,一般其背面呈弧狀隆起,腹面較扁平。
體的后端由7個體節構成后吸盤,這7節已合在一起,外表上無分節的痕跡。最后一節有肛門,稱尾節。少數螞蝗的肛門位于后吸盤中,但多數螞蝗的舊肛門已封閉,而在后吸盤的緊前方產生一個新的背肛門來代替它,后吸盤是一個強有力的吸杯,運動和取食時少不了它。吸人畜血液的螞蝗后吸盤尤其發達。
螞蝗一般通過體表進行呼吸,少數在體側有吸呼器,如魚蛭的呼吸囊(搏動囊)或鰓蛭的鰓。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