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我國中醫的傳統療法,通過針刺艾灸的方法來達到舒筋活絡、防治疾病的目的。中醫針灸治病的方法歷來已久,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針灸治病的各種方法以及針灸的注意事項。
針灸治病的方法
1.治呼吸道疾病
治療時只要找到人體的敏感點或穴位,通過針灸等加以疏通,即可改善局部微環境,使感冒、鼻竇炎等呼吸道疾病得以解除。
2.治療口腔疾病
臨床上,若遇患者同時存在咽炎、扁桃腺炎和牙痛及牙齦炎等口腔疾病的情況,采用針灸療法中的快針療法,每次僅用一兩分鐘就可治療完畢。
有口腔潰瘍屬中醫胃火亢盛型時,可針刺地倉、頰車、內庭三個胃經經穴,可瀉胃中實火。
3.治部分眼科疾病
通過中醫針灸治療,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可預防和治療結膜炎、白內障等眼病。
比如耳壓法就是針灸治療眼科疾病的方法之一,耳壓即是將菜籽埋于耳內相關穴位,使穴位能長時間得到良性剌激,讓相應的眼疾輕松治愈。
4.治胃腸道疾病
針灸能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潰瘍愈合等,故針灸可治療消化系統諸多疾病。
5.治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病
針灸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免疫功能增強,并產生鎮痛作用。針灸還可以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質滲出,從而達到治病效果。
這些情況下不宜針灸
1.局部感染
需針刺的皮膚局部有、感染、潰瘍、破損、瘢痕及腫瘤者,也不宜進行針灸,針灸會導致加局部炎癥及疼痛病情。
2.高齡產婦
孕婦、高齡產婦及有習慣性流產者要謹慎進行針灸。這類人的腹部、腰骶部有些穴位禁用針灸或拔罐。
這些穴位很多帶有活血通經的作用,所以孕婦產婦很容易引起流產;婦女在月經期間如不是為了調經,也不宜用針。
3.凝血功能障礙
患有凝血功能障礙的人、因損傷后出血不止的人或者患有自發性出血傾向的患者,不宜針灸,針灸會導致傷口止血不利,有瘀腫的情況。所以這幾類人盡量避開針刺血管,以防出血。
4.過度飽腹
過度飽腹、精神高度緊張、過度勞累、處于嚴重饑餓狀態的人以及大失血后的患者,不宜馬上針灸,以避免在針灸時中發生暈針現象,需等身體恢復后再治療。
5.皮膚過敏
在關節活動部位以及臉面部、五官和大血管的部位,不宜采用瘢痕灸的治療方法。在高溫環境下,則要慎用灸法,以免發生燙傷。在進行針灸時還需注意少數人會皮膚過敏,避免皮膚起泡等等。
針灸的注意事項
1.灸前消毒
在許多針灸場所一般的針灸師在進行針灸的過程中,很少會進行酒精消毒,這樣做其實是很不衛生的,如果,我們需要針灸的時候,一定要央求對方先酒精火焰消毒。
2.禁開空調
雖然針灸可以幫我們疏通血脈,活血散瘀,但是,如果我們開著空調針灸,容易造成中風現象,得不償失,在針灸的過程中,我們要保證沒有風的情況下載進行。
3.切記搖晃
針灸講究快,準,恨,講究一陣到位,但是,許多人在針灸的時候,總是因為稍微的疼痛而扭動,其實,這樣不僅僅會構成扎針錯誤,甚至會因為扎錯而導致輕微出血。
4.保持心情舒暢
針灸時不要化妝,不要刮舌苔,不要噴香水,保證心情的愉悅舒緩,煩躁情況下應該靜坐冷靜,在心情平復之后,考慮當日是否進行針灸或者改日再來;
5.保持清潔
針灸當天不要洗澡,不要吹冷風,要保證充分的休息,同時也不要讓針灸部位接觸污染物,避免感染的發生;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