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淚的簡介】
蚌淚,一種蚌類的體內分泌液,分布于全國各地。 蚌淚主治止渴;明目;清熱解毒。主消渴;赤眼;燙傷;鼻疔。
【藥材名稱】
蚌淚
拼音 Bànɡ Lèi
英文名 seu Cristaria, freshwater mussel secretion
【蚌淚的別名】
方諸水、活蚌水、蚌水、蚌清水
【藥材基源】
蚌淚為蚌科動物褐紋冠蚌、三角帆蚌和背角無齒豐等蚌類的體內分泌液。
【采收和儲藏】
在剖殺河蚌時,收集其分泌液。
【蚌淚的原形態】
1.合漬珠母貝
貝殼為斜四方形,殼質較脆,殼長50-90mm,寬18-32mm,高與長相近,較大個體高可達100mm以上。殼頂位于前方,兩側有耳,前耳較后耳稍小。兩殼不等,右殼較平,左殼稍凸,右殼前耳下方有一明顯的足絲凹陷。
背緣平直;腹緣圓,殼面淡黃褐色,同心生長輪脈極細密,成片狀,薄脆易脫落,殼中部常呈磨損狀近腹緣的排列緊密,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翹起,足絲孔大,足絲呈毛發狀。
殼內面中部珍珠層厚而發達,具極強的珍珠光澤。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組織急劇裂殖,形成珍珠囊,且不斷分泌珍珠質,才逐漸形成珍珠。
殼內面邊緣淡黃色,無珍珠層。鉸合線直,有一突起主齒,沿鉸合線下方有一長齒片。韌帶紫褐色,前上掣肌痕明顯,位于殼頂下方,閉殼肌痕大,長圓形,前端稍尖,位于殼中央稍近后方。
2.珠母貝
貝殼呈不規則圓形,殼質堅厚,一般殼長110-150mm,大者可達200mm左右,高與長近等,左殼稍凸略大于右殼,殼頂位于背緣前端并向前彎,右殼頂前方有一凹陷,為足絲出孔,兩殼耳不明顯。
殼表面棕褐色或綠褐色,殼頂光滑,暗綠色,其余部分被有同心形鱗片,鱗片延伸至殼的邊緣呈棘狀或鋸齒狀,中部鱗片常脫落,多數留有淡白色放射狀。
殼內面珍珠層厚,有虹彩光澤,鉸合線直,無齒,韌帶強壯,紫褐色,前上掣肌痕較小,閉殼肌痕寬大,長圓形,略呈葫蘆狀,外套緣黑色,肛門膜具黑色素,肥厚寬大,頂端有一小突起。
3.大珠母貝
貝殼近五邊形,略圓,殼質堅實厚重,成體殼長超過200mm,大者可達300mm以上,重大4-5kg,是珍珠貝中最大的一種,殼稍平,殼頂位于背緣前端,前耳小,無后耳。殼表面鱗片排列不規則,呈灰黃褐色,放射肋淡褐色,老貝殼體鱗片常脫落,顯露珍珠層,放射肋不明顯。
殼內面具很厚的銀白色珍珠層,邊緣部黃褐色。鉸合部后端稍突出。韌帶寬厚,脫落后有一凹痕。閉殼肌痕寬大,的腎形,痕面不平滑,有許多橫紋。肛門膜舌形,末端寬圓。
4.長耳珠母貝
貝殼近方形,殼長100mm 左右,個體比合浦珠母稍大,殼頂位于前方,無前耳,后耳較長,成翼狀突起,右殼較平,左殼稍凸。殼表邊緣鱗片層薄,成片翹起。殼內面具銀白色珍珠層,閉殼肌痕細長。
5.三角帆蚌
貝殼大而扁平,殼質堅硬,外形略呈三角形。左右兩殼頂緊接在一起,后背緣長,并向上突起形成大的三角形帆狀后翼,前背緣短小,呈尖角狀。腹緣近直線,略呈弧形。
殼面不平滑,殼頂部刻有粗大的肋脈。生長線同心環狀排列,距離寬。貝殼內面平滑,珍珠層乳白色。
6.褶紋冠蚌
貝殼較大,略呈不等邊三角形。前背緣冠突不明顯,后部長高,后背緣向上斜出伸展成為大形的冠。殼的后背部自過錯頂起向后有一系列的逐漸粗大的縱肋。
腹級長近直線。殼面深黃綠色至黑褐色,殼頂常受侵蝕而丟失表層顏色。珍珠層有光澤。
7.背角無齒蚌
貝殼外形呈有角突的卵圓形,前端稍圓,后端呈斜切狀,腹緣呈弧形。后背部有自殼頂射出的三條粗肋脈。殼面綠褐色。閉殼肌痕長橢圓形。殼內面珍珠層乳白色。
【蚌淚的圖片】
【蚌淚的生態環境】
1.棲息于風浪較平靜的海灣中,泥沙、巖礁或礫較多的海底,以足絲固著生活于巖礁或石塊上,以潮流通暢、水質較肥的海區生長較好。
從低潮線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長,通常在5m的深處較多。以硅藻為主食,適且生長溫度在15-30℃之間,產卵期5-10月,生長速度較快,一般2年殼高即可達70mm左右。
2.棲息于潮間帶低潮線附近,以足絲固著于巖礁縫際或珊瑚礁內,且多固著于背風浪的巖石基部。
3.多棲息于水深20m左右的海區,在60m的深處也能采到。
4.生境和分布同合浦珠母貝。
5.生活于淡水泥底稍帶沙質的河湖中。
6.生活于江河、湖泊的泥底,行動遲緩。
7.生活于江河湖沼泥底。
【蚌淚的資源分布】
1.分布于廣東、廣西沿海,尤以北部灣較為常見,廣西合浦產量最高。
2.分布于廣東、海南、廣西及西沙群島等沿海為育珠的良種之一。
3.分布于海南及西沙群島為熱帶亞熱帶種。
4.生境與分布同合浦珠母貝。
5.分布于河北、江蘇、安徽、浙江等地。
6.分布于全國各地。
7.分布于全國各地。
性味 味甘;性寒。
歸經 肝;腎經。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燉。外用:適量,涂敷或點眼。
【蚌淚的功效與作用】
蚌淚主治止渴;明目;清熱解毒。主消渴;赤眼;燙傷;鼻疔。
?、佟度杖A子本草》:"以黃連末納入(蚌中)取汁,點赤眼并(眼)暗。"
②《本經逢原》:"治初生小兒啞驚,活蚌水磨墨,滴入口中,少頃下黑糞而愈。生蚌炙水,治湯火傷。"
?、邸毒V目拾遺》:"清熱安胎,消痰除濕,解酒積丹石藥毒。"
④《泉州本草》:"治消渴引飲,取蚌清水燉食。"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