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云草,中藥名,為遠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分布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具有解毒消腫;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癰腫瘡瘍;無名腫毒;喉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牙痛。
【藥材名稱】
中文名:吹云草
拼音:Chuī Yún Cǎo
英文名:Herb of Canton Salomonia
別名:吹魂草、公兒草、一碗泡、川風、過路蛇、小膩藥、細黃藥。
【出處】《南寧市藥物志》。
【藥材基源】
吹云草為遠志科植物齒果草的全草。
【性味歸經】
吹云草味微辛;性平。歸心;肝經。
《南寧市藥物志》:"辛,溫,麻辣,有小毒。"
【吹云草的功效與作用】
吹云草有解毒消腫;散瘀止痛的功效,主治癰腫瘡瘍;無名腫毒;喉痹;毒蛇咬傷;跌打損傷;風濕關節痛;牙痛。
?、佟赌蠈幨兴幬镏尽罚?quot;有麻醉鎮痛作用。"
?、凇稄V西植物名錄》:"解毒,消腫,止痛。治毒蛇咬傷,無名腫毒。"
【用法用量】
外用: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煎湯含漱或熏洗。
【吹云草的附方應用】
?、僦窝凵啄ぃ?a href="http://www.fabaplastik.com/baike/C/2017/0519/10280.html" target="_blank">吹云草煮沸熏洗。
?、谥窝劳矗捍翟撇菁鍧庵?。
③治瘡毒,蛇咬:吹云草搗爛外敷。(選方出《南寧市藥物志》)
【吹云草的原植物形態】
齒果草,一年生草本。根纖細,芳香。莖高5-20cm,直立,多分枝,細弱,無毛,具狹翅。
單葉互生;葉柄長1.5-2mm;葉膜質,心形至卵狀三角形,長5-16mm,寬3-12mm,先端鈍或具突尖,基部多少心形,全緣或微波狀,無毛;基出3脈。
齒果草的花極小,長約2-3mm,無花梗;小苞片極小,早落;萼片5,極小,線狀鉆形,基部連合,宿存;
花瓣3,淡紅色,側生花瓣較龍骨瓣短,長約2.5mm,基部與花絲鞘貼生,龍骨瓣舟狀,長達3mm,頂端無雞冠狀附屬物;
齒果草的蒴果極小,綠色,腎形,長約1mm,寬約2mm,兩側邊緣具2裂彎曲、三角狀尖齒。種子2顆,圓卵形,邊緣具三角形裂齒,亮黑色,無種阜?;ㄆ?月,果期9月。
【生境分布】
吹云草生于海拔600-1450m的濕潤草地上,分布于中南、西南和江西、福建等地。
【采收儲藏】
吹云草在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物學特性】
吹云草喜溫暖濕潤的氣候。忌干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松的砂質壤土栽培為好。
【繁殖方法】
吹云草為種子繁殖。秋后種子變黑色時采種,晾干后,故人布袋置通風涼爽處貯藏,翌年3月即可播種。直播,行距15cm,因種子極小,疆土不宜過厚,盞草澆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幼苗出土時,立即揭草。
共同管理幼苗長至高5cm左右時,施追稀薄人糞尿或尿素,“后每月追施氯施肥1次。每次中耕除草結合追肥。
【性狀鑒別】
吹云草長約10-20cm,莖有窄翅,多分枝。單葉互生,具短柄;葉多皺縮,完整葉呈卵狀三角形,長0.7-2cm,寬0.5-1.2cm,先端鈍或凸尖;
基部略呈心形,全緣或稍呈波狀,下面帶紫色,主脈3-5掌狀基出。質脆。氣微,味麻辣。
【吹云草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