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柳皮的簡介】
楓柳皮,別名楓楊皮,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臺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楓柳皮主治祛風止痛;殺蟲;斂瘡。主風濕麻木;寒濕骨痛;頭顱傷痛;齒痛;疥癬;浮腫,痔瘡;燙傷;潰瘍?nèi)站貌粩俊?/p>
【藥材名稱】
楓柳皮
拼音 Fēnɡ Liǔ Pí
【楓柳皮別名】
楓楊皮
【藥材基源】
楓柳皮為胡桃科植物楓楊的樹皮。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terocarya stenoptera C. D C.[P.ste-roptera C.DC.var.sinensis Graebn]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剝?nèi)淦ぃr用或曬干。
【楓柳皮原形態(tài) 】
楓柳皮,落葉喬木,高18-30m。樹皮黑灰色,深縱裂,幼樹具長柔毛和皮孔,葉痕明顯。冬芽細長有柄,裸露,被銹褐色毛。髓部薄片狀。
葉互生,多為偶數(shù)羽狀復葉,少有奇數(shù)羽狀復葉,長8-16cm,葉軸兩側有狹翅,小葉10-28枚,長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8-12cm,寬2-3cm,先端鈍圓或短尖,基部偏斜,邊緣有細鋸齒,表面有細小的疣狀突起,中脈和側脈腋內(nèi)有1簇極短的星狀毛。
葇荑花序,與葉同時開放,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單生于去年生的枝腋內(nèi),長6-10cm,下垂,雄花有1苞片和2小苞片,并有1-2枚發(fā)育的花被片,雄蕊6-18。
雌花序單生新枝頂端,長10-20cm,花序軸密被星狀毛和單毛,雌花單生苞腋內(nèi),左右各有1個小苞片,花被片4,貼生于子房,子房下位,2枚心皮組成,花柱短,柱頭2裂,果序長20-45cm,小堅果長橢圓形,長6-7mm,常有縱脊,兩側有由小苞片發(fā)育增大的果翅,條形或闊條形。
花期4-5月,果期8-9月。
【楓柳皮的圖片】
【楓柳皮生態(tài)環(huán)境】
楓柳皮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平原溪澗河難灘、陰濕山地雜木林中,喜光,現(xiàn)已廣泛栽培于庭園或道旁。
【楓柳皮資源分布】
楓柳皮分布于華東、中南、西南、及陜西、臺灣、東北和華北僅有栽培。
【生物學特性 】
楓柳皮,喜溫暖濕潤氣候,較耐寒、怕霜凍,耐旱又耐濕,喜光,稍耐蔭。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酸性和微酸性土壤上均能生長。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煎水含漱或熏洗,或乙醇浸搽。
【楓柳皮的禁忌】
有毒,不宜內(nèi)服。《民間常用草藥匯編》:禁口服。
楓柳皮主治祛風止痛;殺蟲;斂瘡。主風濕麻木;寒濕骨痛;頭顱傷痛;齒痛;疥癬;浮腫,痔瘡;燙傷;潰瘍?nèi)站貌粩俊?/p>
①《唐本草》:"主風、齲齒痛。"
②《東北藥植志》:"洗疥瘡等皮膚病。"
③《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止癢,殺蟲。加鹽可以治癬。"
④《四川中藥志》:"殺蟲,解毒。涂湯、火傷及久瘡。"
【楓柳皮的復方】
①治牙痛:麻柳皮搗絨,塞患處或噙用。(《四川中藥志》)
②治疥癬:楓楊皮、黎辣根、羊蹄根。用酒精浸搽。(《湖南藥物志》)
③治癩疬頭:楓楊鮮樹皮四兩、皂莢子二兩(搗碎)。水煎,洗患處。(《福建中草藥》)
【楓柳皮的臨床應用】
楓柳皮治療燒傷:取楓楊樹二層皮2斤,地榆根0.5斤,烏桕根皮0.5斤,加水適量,煎至500毫升,過濾。用藥前應清潔創(chuàng)面,除去異物和膿性分泌物,剪除水泡,然后噴上藥液。治療14例,均有一定效果。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yī)中藥網(wǎng)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yī)養(yǎng)生、中醫(yī)藥膳、中醫(yī)按摩、中醫(yī)方劑、中醫(yī)推拿、中醫(yī)針灸、中醫(y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wǎng)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yī)囑!本網(wǎng)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yè)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wǎng)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lián)網(wǎng)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jīng)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y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wǎng)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