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甘薯是什么
甘薯(學名: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又名甜薯,薯蕷科薯蕷屬纏繞草質(zhì)藤本。地下塊莖頂分枝末端膨大成卵球形的塊莖,外皮淡黃色,光滑。莖左旋,基部有刺,被丁字形柔毛。單葉互生,闊心臟形;雄花序為穗狀花序,單生,雄花無梗或具極短的梗;苞片卵形,頂端漸尖;花被淺杯狀,被短柔毛;蒴果三棱形,頂端微凹,基部截形,每棱翅狀;種子圓形,具翅。花期初夏。 甘薯屬喜光的短日照作物,性喜溫,不耐寒,較耐旱。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南。栽培面積以亞洲最多,非洲次之,美洲居第3位。1994年世界甘薯總面積為938萬公頃,總產(chǎn)量為12433.9萬噸。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
中文學名 甘薯
別 稱 甜薯、地瓜、番薯、白薯、紅薯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茄目
科 薯蕷科
分布區(qū)域 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南
拉丁學名 Dioscorea esculenta (Lour.) Burkill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目 百合亞目
屬 薯蕷屬
(《綱目》)
【異名】甘儲(《南方草木狀》),山薯(《農(nóng)政全書》)。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甘薯的塊莖。
【植物形態(tài)】甘薯
多年生藤本,高約5米。地下有肉質(zhì)塊莖,呈球形,肉白色,有甜味。莖圓柱形,被微毛。葉互生,近圓心形殘廣圓心形,長8.5~12厘米,寬13~20厘米,紙質(zhì),先端有驟短尖,基部心狀耳形,或深圓彎入,全緣,下面被柔毛,有脈11條自基部發(fā)出;具長柄,長約13.5厘米,在葉柄基部有刺2個,對生。花小,單性,花被裂片6。蒴果,有翅3。
我國南方有栽培。
【化學成分】蛋白質(zhì)2.3克%,脂肪0.2克%,碳水化合物29克%,粗纖維0.6克%;胡蘿卜素1.31毫克%,硫胺素0.12毫克%,核黃素0.04毫克%,尼克酸0.5毫克%,抗壞血酸30毫克%;灰分0.9克%,鈣18毫克%,磷20毫克%,鐵0.4毫克%。
【性味】《綱目》:"甘,平,無毒。"
【功用主治】《綱目》:"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同薯蕷。"
網(wǎng)頁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