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版膠,中藥名,為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熬煮成的固體膠塊,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陰虛血虧,勞熱骨蒸,吐血,衄血,煩熱驚悸,腎虛腰痛,腳膝痿弱,崩漏,帶下。
【藥材名稱】
中文名:龜版膠
拼音:Guī Bǎn Jiāo
別名:龜版膏,龜膠,龜甲膠
【藥材來源】
龜版膠為龜科動物烏龜的甲殼熬煮成的固體膠塊。
【性味歸經】
龜版膠味甘咸,平。
1.《醫林纂要》:"甘咸,寒。"
2.《四川中藥志》:"味甘微咸,無毒。"
【用藥禁忌】
胃有寒濕者忌服。
【龜版膠的功效與作用】
中醫認為龜版膠具有滋陰,補血,止血的功效,主治陰虛血虧,勞熱骨蒸,吐血,衄血,煩熱驚悸,腎虛腰痛,腳膝痿弱,崩漏,帶下。
1.《本草匯言》:"主陰虛不足,發熱口渴,咳咯血痰,骨蒸勞熱,腰膝痿弱,筋骨疼痛,寒熱久發,瘧疾不已,婦人崩帶淋漏,赤白頻來,凡一切陰虛血虛之證,并皆治之。"
2.《醫林纂要》:"滋補養肺。"
3.《浙扛中藥手冊》:"滋養止血。"
【制備方法】
取漂泡后的凈龜版,置鍋中水煎數次,煎至膠質盡,去滓。將多次煎出的膠液,過濾合并,加入少許明礬粉,靜置,濾取澄清的膠液,用文火濃縮(或可加入適量黃酒、冰糖)至呈稠膏狀,傾入凝膠槽內,使其冷凝后取出,切成小塊,陰干。
【性狀鑒別】
龜版膠為四方形的扁塊,長約2.6厘米,寬約2.5厘米,厚約0.8厘米,褐色略帶微綠,上面有老黃色略帶豬鬃紋之"油頭",對光視之,透明,潔凈如琥珀。質堅硬,以松脆、透明者為佳。
【復方應用】
1.治寒熱久發,瘧疾不止:龜膠一兩,肉桂五錢,于白術(土拌炒)二兩。分作五貼,煎服。(《本草匯言》)
2.治婦人淋帶赤白不止:龜膠三錢。酒溶化,每日清晨調服。(《本草匯言》)
【龜版膠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