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藤的簡介】
開放分類:中藥雙子葉植物綱各類植物名稱寄生藤屬植物
寄生藤,異名藤香、入地寄生、熊膽藤、左扭香(《廣西藥植名錄》),列子、藤酸公、青藤公(《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為植香科植物寄生藤的全株。《廣西藥植名錄》:散血,消腫,止痛。治刀傷,跌打。寄生藤也是一種營寄生的植物,它的寄生不易被人發現,而是在地下深入其它植物的根或莖,吸取營養而生活。
中文學名:寄生藤中文
別名:青藤公、左扭香、雞骨香藤(廣東),觀音藤(廣西)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又稱木蘭綱。
亞綱:薔薇亞綱(Rosidae)
目:檀香目(Santales)
科:檀香科(Santalaceae)
族:檀香族(Trib.Santaleae)
屬:寄生藤屬(Dendrotrophe Miq.)
種:寄生藤
分布:產于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越南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廣東香港。
【寄生藤的功效與作用】
寄生藤的作用
寄生藤的新的藥物用途,用寄生藤可以制備成治療過敏性皮炎、蕁麻疹(風疹塊扁平發紅或是淡黃或蒼白的水腫性斑,而邊緣有紅暈。有時,風疹塊呈環形可稱環狀蕁麻疹,幾個相鄰的環形損害可以相接或融合而成地圖狀,可稱為圖形蕁麻疹。
有時,損害中央有淤點,可稱為出血性蕁麻疹,腎臟及胃腸可以同時出血。風疹塊中有水皰時稱為水皰性蕁麻疹。
有大皰時稱為大皰性蕁麻疹。有時,水皰或大皰發生于似乎正常的皮膚上,但常有紅暈,這類風疹塊較易發生于兒童)、骨結核(這種細菌傳播到其他部位后,大部分的部位可以由于抵抗力的增強把它消滅掉,但是有一些部位的結核菌可能在局部形成一個小的病灶,如果肌體抵抗力很強,可能潛伏在那里,當肌體抵抗力減弱的時候,這些潛伏的病灶就可以發展起來,導致骨結核病,因此骨結核是一種繼發的病灶。)、淋巴結核、皮膚結核、慢性骨髓炎、松毛蟲病骨質破壞、股骨頭壞死、骨質增生、扁非化膿性軟骨膜炎、扁平疣、傳染性軟疣和痛風(一種由于嘌呤代謝紊亂所導致的疾病,過去中國發病率較低,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來痛風已成為常見病和多發病。一組權威調查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兩三年來中國痛風患者增加一倍多,其中95%為男性,臨床發現中國痛風患者有年輕化發展的趨勢,引起醫學界的高度警惕和關注)等疾病的藥物。
寄生藤的功效
功效主治 活血祛瘀。用治跌打損傷效佳。
用法用量 外用,搗敷。
資源分布 分布中國南部各省區。
古籍考證 出自《廣西藥植名錄》。
原生形態 寄生藤寄生性灌木,直立或藤本狀,長2~8米,枝有縱紋和黑褐色皮孔。葉互生,近肉質,倒卵形或橢四形,長3~7厘米,寬1.5~2.5厘米,基部漸狹而下延,兩而無毛,基出脈3條。花小,單性,雌雄異株:雄花球形,徑不及2毫米,數朵集成腋牛小傘形花序;花萼5,裂片三角形:雄蕊5,生于裂片基部;雌花單生于葉腋,卵形,子房下位,一室。核果卵形,黃褐色,長約1厘米,花期冬季。生于灌木叢中,寄生于其他植物的地下莖或根上。
功效分類 活血化瘀藥
相關藥材 李寄生五蕊寄生川藨寄生
【寄生藤的圖片】
【寄生藤的附方】
1.安胎寄生湯:桑寄生、白術各五分、茯苓四分、炙甘草十分。《外臺秘要》卷三十三方
2.別離散:桑上寄生、白術各90克、桂心、茵芋、天雄、菖蒲、細辛、茜根、附子、干姜各30克。《備急千金要方》卷十四
3.慶云散:覆盆子、五味子、菟絲子各一升石斛、白術各三兩,桑寄生四兩,天門冬九兩,天雄一兩,紫石英二兩。《備急千金要方》卷二方
4.寄生湯:桑寄生12克、附子9克(炮)、獨活12克、狗脊15克(黑者)、桂心12克、杜仲15克、芎藭3克、甘草6克(炙)、芍藥9克、石斛9克、牛膝9克、白術9克、人參6克。《外臺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