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不換的簡介】
金不換,原名為羅勒,別名金不換(梅州、潮汕),臭蘇(潮陽),香菜仔(普寧),魚生菜(汕頭、揭陽),九層塔(普寧、揭陽、廣州、汕頭、潮陽),魚生菜、香菜、九層塔、光明子、金不換(南澳),魚香草、羅勒(惠陽)、蘭香(我國北方部分地區稱為蘭香)。 中草藥,為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剛唇形目唇形科相思子屬。蘭香子為一種叫“山香”植物(又名叫明列子,蘭香,光明子,羅勒籽)之成熟果實,其大小如芝麻,內含于果實中,顆粒飽滿圓潤,在東南亞曾一度被認為是稀有的中藥;在山粉團(BASIL)的眾多品種中,于2001年更進一步研究推出采用新品種,摒棄粘稠狀會結塊、黑咖啡色的扁平種子,采用滑溜不粘稠烏黑光亮的新品種,入喉口感更佳,并注冊命名黑金砂,其意義為──天然食材,物超所值,比黃金還貴,所以叫金不換。 主治風寒感冒、頭痛、胃腹脹滿、消化不良、胃痛、腸炎腹瀉、跌打腫痛、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蛇傷、濕疹、皮炎等。起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
異名 獨腳烏桕(《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石琴薯、山烏龜(《廣西中草藥》),地烏龜(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地不容(《文山中草藥》)。
來源 為防己科植物華千金藤的塊根。
植物形態 華千金藤
木質藤本。塊根近球形,外皮灰褐色。莖中空。外皮灰白色,有條紋,無毛。葉互生,薄膜質,闊三角狀圓形,盾狀著生,長10~15厘米,寬14~20厘米,先端鈍具小凸尖,邊緣有不明顯的淺波狀,下面蒼白色,掌狀脈9條,5條向前,4條向后;嫩葉葉脈紅色,折斷流出紅色汁液;葉柄長20~30厘米。雌雄異株,復傘形花序腋生;雄花序近肉質,總花梗長約4厘米,分枝長1~1.5厘米;萼片6,狹倒卵狀長圓形;花瓣3~4,短而闊的倒卵形,內面有2枚腺體。核果倒卵形,長和寬均約6毫米,壓扁狀,背脊兩側各有小橫肋15~18條,肋的中段低平,兩側凹陷?;ㄆ谙募?。
生于向陽山坡、石縫、峭壁及溪邊、溝旁灌木叢中。分布廣東、廣西、云南、四川、湖北、浙江等地。
采集 全年可采。洗凈,切片,曬干。
化學成分 根含左旋延胡索乙素(即四氫掌葉防已堿)約1%,尚含黃酮甙、氨基酸、有機酸、糖類和酚類。
【金不換的功效與作用】
金不換的作用
藥理作用
①鎮痛、催眠及鎮靜作用
乙醇提取物、總生物堿、非酚性生物堿及提得之結晶(左旋延胡索乙素)均有明顯鎮痛作用(小鼠熱板法),酚性生物堿則無效。左旋延胡索乙素5毫克/公斤即能顯著鎮痛,其鎮靜、催眠作用與延胡索同,參見"延胡索"條。
?、趯粑?、血壓的影響
麻醉犬腹腔注射左旋延胡索乙素15~80毫克/公斤對呼吸無明顯改變,低劑量對血壓無明顯影響,高劑量則使之下降。
性味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苦,寒。"
金不換的功效
功用主治 清熱解毒,健胃止痛,散瘀消腫。治外感咳嗽,咽痛,口舌生瘡,嘔吐腹瀉,痢疾,胃痛,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購V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散瘀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痔疼痛,跌打腫痛,神經痛,牙痛,急性胃腸炎,菌痢,上呼吸道感染,咽痛。"
?、凇冻S弥胁菟幉噬珗D譜》:"健胃止痛,消腫解毒。"
③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肺結核,癰瘡,膿腫,消化不良,口腔炎。"
④《文山中草藥》:"治胃痛,腹脹,腹瀉,瘧疾。"
⑤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治對口瘡及湯火傷。"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研末、磨汁或浸酒。外用:搗敷、研末撒或磨汁涂。
【金不換的圖片】
【金不換的宜忌】
南川《常用中草藥手冊》:"孕婦忌服。"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