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散的簡介】
金剛散,為葡萄科植物三裂葉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秋、冬采,曬干。鮮用全年可采。生于低山、丘陵地區的路旁、林邊、河邊,或為栽培。分布云南、貴州、四川、陜西等地。根圓柱形,數條至數十條著生于短小的根莖上,長12~30厘米,粗約0.5~1.5厘米。栓皮菲薄,易脫落,外面暗褐色,內面紅褐色,多縱皺。皮部與本部常分離脫裂,皮部半徑約為木部的1倍。易折斷,斷的有粉塵,斷面的皮部呈顆粒性,木部纖維性。氣微,味腥而澀,久嚙有銹味。
中文學名 金剛散
門 被子植物門
亞 綱 薔薇亞綱
科 葡萄科
分布區域 云南、貴州、四川、陜西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葡萄目
屬 蛇葡萄屬
金剛散
(《云南中草藥》)
異名 紅十字創粉(《云南中醫驗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間常用草藥》),見腫消(《陜西中草藥》),紅赤葛、紅內消、赤葛(《四川常用中草藥》)。
來源 為葡萄科植物三裂葉蛇葡萄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態 三裂葉蛇葡萄,又名:玉葡萄、楓藤、山葡萄、綠葡萄、耳墜果、飛蜈蚣藤、野葡萄。
藤本。莖粗0.7~1厘米,光滑,具細條墳與圓形皮孔,嫩枝被柔毛。卷須與葉對生。葉互生,多數3全裂。中間小葉長橢圓形至寬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有短柄或無柄,側生小葉極偏斜,斜卵形;少數成單葉3裂,寬卵形,長寬5~12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心形,上面深綠色光滑,下面灰綠色,脈上被銹毛。聚傘花序與葉對生;花小,綠色;花瓣5;雄蕊5,花絲很短;花盤杯狀,與子房離生,花柱細長。漿果暗藍色,圓形至扁圓形;種子2枚。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于低山、丘陵地區的路旁、林邊、河邊,或為栽培。分布云南、貴州、四川、陜西等地。
采集 秋、冬采,曬干。鮮用全年可采。
藥材 根圓柱形,數條至數十條著生于短小的根莖上,長12~30厘米,粗約0.5~1.5厘米。栓皮菲薄,易脫落,外面暗褐色,內面紅褐色,多縱皺。皮部與本部常分離脫裂,皮部半徑約為木部的1倍。易折斷,斷的有粉塵,斷面的皮部呈顆粒性,木部纖維性。氣微,味腥而澀,久嚙有銹味。
產云南。
炮制 采后洗凈曬干,切片。或采后洗凈抽去木心(木質部),曬干,磨為細末。
【金剛散的功效與作用】
金剛散的作用
性味 辛,平。
①《陜西中草藥》:"味辛,性平。"
②《云南中草藥》:"辛澀,溫。"
③《四川常用中草藥》:"性溫,味苦。"
金剛散的功效
祛風活絡,消腫解毒,止血生肌。治風濕痹痛,跌打損傷,骨折,癰腫疔瘡。
①《陜西中草藥》:"消腫解毒,止血止痛,排膿生肌,祛風濕。治跌打損傷,骨折,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帶。"
②治水火燙傷,創傷,嘔葉腹瀉,慢性潰瘍及糜爛性毒氣所致的皮膚傷害。(《藥學通報》8(2):63,1960)
③《云南中醫驗方》:"止血,止痛,防腐,消炎,拔膿生肌。治骨斷破皮,瘡疹疼痛,水火燙傷。"
④《四川常用中草藥》:"治跌打損傷,金創,刀傷,癰疽惡瘡腫毒,風毒游丹。"
用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5錢,或作酒劑。外用:鮮品搗敷或干粉調敷。
【金剛散的圖片】
【金剛散的選方】
①治槍傷,水火燙傷:綠葡萄根研細,加入雞蛋清調勻外敷。(《云南中草藥》)
②治外傷腫痛,風濕性腰腿痛,胃痛,痢疾,腸炎:綠葡萄根三至五錢,煎服。或用二兩加酒一斤,浸泡五至七天后備用。每服10毫升,一日服三次。
③治外傷出血:綠葡萄根皮干粉撒敷傷口。
④治癰腫:綠葡萄干粉調敷患部,或用鮮品搗爛外敷。(②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藥選》)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