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三棱的簡介】
荊三棱,中藥名。為莎草科植物荊三棱Scirpus yagara Ohwi的塊莖。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西南及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河南、湖北等地。具有祛瘀通經,破血消癥,行氣消積之功效。常用于血滯經閉,痛經,產后瘀阻腹痛,跌打瘀腫,腹中包塊,食積腹痛。
中文學名 荊三棱
別 稱 三棱、泡三棱、黑三棱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單子葉植物綱
目 莎草目
科 莎草科
屬 藨草屬
種 荊三棱
用 量 內服:煎湯,4.5-9g
毒 性 無毒《開寶本草》
荊三棱的釋名
京三棱、草三棱、雞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荊三棱的氣味
(根)苦、平、無毒。
【荊三棱的功效與作用】
荊三棱的主治
1、癥瘕鼓脹,用三棱根切一石,加水五石煮成三石,去渣,再煮,得汁三培。隔水明顯成膏,濃如稠糖。每天早晨服一小匙,酒送下。又方:荊三棱、青皮、陳皮、木香各半兩,肉豆蔻、檳榔各一兩,硇砂二錢,共研為末,加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姜湯送下。
2、痃癖(脅下堅塊如石)。用荊三棱(炮)一兩、川大黃一兩,共研為末,加醋熬成膏。每日服一匙,空心服,生姜、桔皮湯送下。
3、小兒氣癖。用三棱煮汁給授乳的母親吃,也把少量給小兒吃。小兒新生百日及十歲以下,無論熱痃癖等,服此藥都有效。
4、反胃惡心,藥食不下。用荊三棱(炮)一兩、生丁香三分,共研為末。每服一錢,開水送下。
5、乳汁不下。用荊三棱三個,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洗奶(乳房),取汁出為度。
6、渾身燎泡(狀如棠梨,每泡出水)。用荊三棱、蓬莪茂各五兩,共研為末。分三次服,酒調下。連續服完。
【荊三棱的圖片】
【荊三棱的附方】
荊三棱能破氣散結,和莪茂一樣,是治氣脹、破積氣、治癥瘕(積聚結塊)的名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