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苣的簡介】
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菊科菊苣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肉質、短粗。莖直立,有棱,中空,多分枝。葉互生,長倒披針形,頭狀花序,花冠舌狀,花色青藍。
菊苣為藥食兩用植物,葉可調制生菜,根含菊糖及芳香族物質,可提制代用咖啡,促進人體消化器官活動。 植物的地上部分及根可供藥用,中藥名分別為菊苣、菊苣根,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健胃等功效。該植物耐寒,耐旱,喜生于陽光充足的田邊、山坡等地。中國等國家均有分布。
中文學名 菊苣
拉丁學名Cichorium intybus L.
別 稱 苦苣、苦菜、卡斯尼、皺葉苦苣、明目菜、咖啡蘿卜、咖啡草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桔梗目
科菊科
屬菊苣屬
亞 種菊苣 分類系統
菊苣的異名
卡斯尼(維名)。
菊苣的來源
為菊科植物菊苣的全草。
菊苣的植物形態
菊苣
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莖有棱,直立,中空,多分枝。根生葉長倒披針形,先端銳尖,基部狹細,邊緣具疏的不整齊的牙齒及長毛,中脈有粗毛;莖生葉少數,較小,長圓狀披針形,有粗毛。頭狀花序腋生及頂生;總苞2列;花全部舌狀,藍色,聚藥雄蕊藍色,柱頭2裂,有向上的短剛毛。果實有棱角。
生于田野、路旁、草地、山溝。分布我國中部、東北及新疆等地。
菊苣的采集
夏季采收。
【菊苣的功效與作用】
菊苣的化學成分
全草含苦味物質馬栗樹皮素、馬栗樹皮甙、野萵苣甙、山萵苣素和山萵苣苦素。根含山萵苣素、α-山萵苣醇、野萵苣甙。葉含單咖啡酰酒石酸、菊苣酸。新鮮花瓣含花色甙。
菊苣的藥理作用
野生菊苣花的浸劑對動物注射,可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并增強心臟活動(振幅加大而頻率減慢);煎劑有抗菌、收斂作用。根可提高食欲,改善消化功能,高濃度的浸劑可增進胃分泌,但不增進平滑肌張力。根的乙醇或乙醚提取物有抗菌作用,其有效成分可能是一種倍半萜。根還有輕瀉作用。種子有非特異性植物血球凝集素。還有人報告菊苣中含致癌烴,其含量高于其他咖啡類飲料。
菊苣的功用主治
《新疆中草藥手冊》:"清肝利膽。治黃疸型肝炎。以菊苣三錢水煎服,并用適量煎水洗身。"
【菊苣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