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谷草的簡介】
雞谷草,多年生草本。具根莖及匍匐莖。稈直立,高約50cm。葉鞘無毛或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生于匍匐莖上,莖生者短于節間;葉片生于匍匐莖和稈基者,莖生者甚退化,基部圓形,先端鈍,兩面無毛或基部疏被柔毛,邊緣小刺狀粗糙。圓錐花序直立,線狀長圓形,帶紫色;無柄小穗線形,從中部以上漸狹窄,先端鈍;雄蕊具分離花柱;有柄小穗,穎紙質,披針形,具3脈。花、果期6-10月。
藥材名稱 雞谷草
拼音 Jī Gǔ Cǎo
英文名 Herb of Aciculate Chrysopogon
別名 竹節草、紫穗茅香、粘人草、草子花、粘身草、蜈蚣草、過路蜈蚣草、鬼谷草。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科禾本科
屬金須茅屬
種竹節草
出處 出自《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藥材基源:雞谷草為禾本科植物竹節草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rysopogon aciculatus (Retz.) Trin.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 雞谷草,多年生草本。具根莖及匍匐莖。稈直立,高約50cm。葉鞘無毛或鞘口疏生柔毛,多聚集跨生于匍匐莖上,莖生者短于節間;葉舌短小,長約0.5mm;葉片生于匍匐莖和稈基者,長達8cm,寬3-6mm,莖生者甚退化,基部圓形,先端鈍,兩面無毛或基部疏被柔毛,邊緣小刺狀粗糙。圓錐花序直立,線狀長圓形,長5-9cm,帶紫色;分枝細弱,向上直升,長1.5-3cm,數枚輪生于1節;無柄小穗線形,從中部以上漸狹窄,先端鈍,長約4mm,具有4-6mm而被銹色短柔毛之基盤;第1穎具2脊,脊部微隆起,脊之上部具刺狀小纖毛,第2穎舟形,先端漸尖并有小短芒 ,其脊上部具有刺狀小柔毛;第1外稃稍短于穎,第2外稃等長而較窄于第1小花者,先端全緣具4-7mm的直芒;雄蕊3,花藥長0.8mm;雄蕊具分離花柱;有柄小穗長約6mm,具長2-3mm而無毛之柄,穎紙質,披針形,具3脈;雄蕊3,花藥長約2.5mm。花、果期6-10月。
生態環境:雞谷草生于山坡草地或荒野。
資源分布:雞谷草分布于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性狀鑒別 雞谷草,全草長20-50cm,根狀莖細長圓柱形,橫走,先端有地上匍匐莖。稈直立,有少數分枝。葉互生完整葉片條形,長約8cm,寬3-6mm,先端鈍,基部圓形,兩面無毛或基部疏生柔毛,邊緣粗糙、小刺狀。圓錐花序穗狀,長5-9cm,帶紫色,氣微,味淡。
性味 微苦;甘;涼。
《廣西民間常用草藥》:"微苦甘,涼,無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品30-60g。
【雞谷草的功效與作用】
雞谷草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感冒發熱;腹痛泄瀉暑熱小便赤澀;風火牙痛;金創腫痛;毒蛇咬傷。
①《廣州植物志》:"治毒蛇咬傷,取其根與酒等量煎服。"
②《廣西民間常用草藥》:"清熱利水,消腫止痛.治金創腫痛,濕熱腹痛。"
【雞谷草的圖片】
【雞谷草的復方】
①治感冒發熱,小便不利,上呼吸道炎:雞谷草三至五錢(鮮者一兩),水煎服。(廣州空軍《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小兒風熱:雞谷翠一兩,淡竹葉五錢,葫蘆茶三錢。水煎,日分三次服。(《廣西中草藥》)
③治濕熱腹痛:雞谷草根一兩,香附三錢,番桃木葉一兩,鬼畫符五錢。煎湯服。
④治暑熱小便赤澀:雞谷草根一兩,淡竹葉六錢,坡芝麻五錢。煎湯服。
⑤治痧癥泄瀉腹痛:雞谷草二兩,蚯蚓四至六條,搗爛。先將雞谷草用水適量,煎成一碗,沖蚯蚓,待澄清時去渣,一次服。(③方以下出《廣西民間常用草藥》)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