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黃的簡介】
寄生黃為蛇菇科植物筒鞘蛇菇的全草,寄生于林中木本植物的根上。分布云南、貴州、四川、湖北、陜西南部等地。
藥材名稱 寄生黃
拼音 Jì Shēnɡ Huánɡ
別名 鹿仙草、見根生、地楊梅、土里開花、鹿心草、紅菌、牛奶菌、雞心七、文王一支筆、接木懷胎、觀音蓮、黃藥子、借母懷胎、兒子不離母、葛菌。
界植物界
科蛇菇科
出處 出自《貴州草藥》
藥材基源:寄生黃為蛇菰科植物筒鞘蛇菰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lanophora involucrata Hook.f.[B.involucrata Hook.f.var.flava Hook. F.]
采收和儲藏:寄生黃一般在秋季采收,除去泥土、雜質,曬干或鮮用。
原形態 寄生黃,寄生草本,高5-15cm。根莖肥厚,近球形,不分枝或偶分校,百徑2.5-5.5cm,黃褐色,很少呈紅棕色,表面密集顆粒狀小疣瘤和淺黃色或黃白色星芒狀皮孔,先端裂鞘2-4裂,長1-2cm。花莖長3-10cm,大部呈紅色,很少呈黃紅色;鱗狀苞片2-5枚,輪生,基部聯合呈鞘筒狀,先端離生呈撕裂狀,常包著花莖至中部。花雌雄異株(序);花序均呈卵球形,1.4-2.4cm,直徑1.2-2cm;雄花較大,花被裂片卵形或短三角形,展開,聚藥雄蕊無柄,呈扁盤狀,花藥橫裂,基短梗;雌花子房卵圓形,具細長的花柱和子房柄,附屬體倒圓錐形,先端截形或稍圓形。花期7-8月。
生態環境:寄生黃生于海拔2300-3600m的針葉林或針闊葉交林下,多奇生在杜鵑花根上。
資源分布:寄生黃分布于西南從陜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味 苦;澀;性寒。
歸經 肺;胃;肝經。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燉肉、浸酒。
【寄生黃的功效與作用】
寄生黃主治潤肺止咳;行氣健胃;清熱利濕;涼血止血;補腎澀精。主肺熱咳嗽;脘腹疼痛,黃疸;痔瘡腫痛;跌打損傷;咯血;月經不調;崩漏;外傷出血;頭昏;遺精。
【寄生黃的圖片】
【寄生黃的考證】
栗寄生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云:"栗寄生,云南栗樹上有之。長條下垂,扁莖密節,一平一側,參差互生,極類雕刻。每節左右,嵌以圓珠,與諸木寄生不同,而狀頗奇巧。"從描述及附圖觀之,其原植物與今桑寄生科植物栗寄生相符。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