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的簡介】
亞麻(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可分成纖維用亞麻、油用亞麻和油纖兼用亞麻三種類型。莖直立,可達1.2米高,上部細軟,有蠟質;葉互生,披針狀,20-40毫米長,3毫米寬,表面有白霜;花的花瓣5,直徑為15-25毫米,藍色或白色;果實為蒴果,種子扁卵圓形,喜涼爽濕潤氣候。 亞麻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天然植物纖維,距今已有1萬年以上的歷史。亞麻是純天然纖維,由于其具有吸汗、透氣性良好和對人體無害等顯著特點,越來越被人類所重視。同時,亞麻還是油料作物,亞麻油含多量不飽和脂肪酸,故用來預防高血脂癥和動脈粥樣硬化。 亞麻起源于近東、地中海沿岸。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瑞士湖棲居民和古代埃及人。已經栽培亞麻并用其纖維紡織衣料,埃及各地的“木乃伊”也是用亞麻布包蓋的。亞麻喜涼爽、濕潤的氣候。亞麻纖維具有拉力強、柔軟、細度好、導電弱、吸水散水快、膨脹率大等特點,可紡高支紗,制高級衣料。 油用型亞麻又叫做胡麻。胡麻在中國至少有1000年栽培歷史。纖維型亞麻是1907年從日本引入的。亞麻原產地中海地區,歐、亞溫帶多有栽培。
中文學名 亞麻
拉丁學名Linum usitatissimum L.
別 稱胡麻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薔薇亞綱
目亞麻目
科亞麻科
屬亞麻屬
種 亞麻
變 種 3變種
命名者及年代 L. 1753
英文名稱?Common Flax 植物形態
亞麻一年生草本。高25~90厘米或更高。莖直立,基部稍木質化,分枝少。葉互生;無柄或近于無柄;葉片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8~3.2厘米,寬2~5毫米,全緣,葉脈通常3出。花多數,生于分枝頂端及上部葉腋間;每葉腋生1花,花徑約1.5厘米;花梗長1.8~3厘米;萼片5,綠色,卵形或卵狀橢圓形,長約為花冠的3/4;花瓣5,藍白或白色,倒卵形或廣倒卵形,長7~10毫米,先端近圓形,微凹,邊緣稍有波狀缺刻;雄蕊5,花藥線形,退化雄蕊5;雌蕊1,子房橢圓狀卵形,5室,花柱5,線形,分離,柱頭頭狀。蒴果球形或稍扁,長約8毫米,頂端尖,成熟時頂端開裂。種子卵形或橢圓狀卵形,扁平,長約6毫米。花期6~7月。果期7~9月。 全國大部分地區有栽培。
本植物的種子(亞麻子)亦供藥用,另詳專條。
化學成分莖和葉含葒草素、異葒草素、牡荊素、異牡荊素等碳鍵黃酮類。植物各部分均含亞麻苦甙,以受精后之花中含量最高,其次為莖、果、根、子皮等,葉中含量很少,未成熟之植物含量遠高于成熟者,加熱可破壞。水解產生氫氰酸、葡萄糖和丙酮。
【亞麻的功效與作用】
亞麻的功效
性味
①《滇南本草》:"味甘辛,性平,無毒。"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種子及根,性平,味香微甜。"
亞麻的作用
根:平肝,補虛,活血。治慢性肝炎,睪丸炎,跌打扭傷;莖葉:治肝風頭痛,刀傷出血。
①《滇南本草》:"根:大補元氣,烏須黑發;莖:治頭風疼痛;葉:治風邪入竅,口不能言。"
②《昆明民間常用草藥》:"種子及根:平肝,順氣,潤腸。治睪丸炎、疝氣、慢性肝炎、肝風頭痛、便秘。"
【亞麻的圖片】
【亞麻的選方】
①治跌打損傷:亞麻根加香附或細辛,同搗爛外敷。(江西《草藥手冊》)
②治刀傷出血:鮮亞麻葉搗爛或葉研粉,加少許冰片外敷。(江西《草藥手冊》)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