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梧桐的簡介】
野梧桐,中藥名。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Mallotus japonicus (Thunb.) Muell. Arg.的樹皮、根和葉。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等地。具有清熱解毒,收斂止血之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腸潰瘍,肝炎,血尿,帶下,瘡瘍,外傷出血。
中文學名 野梧桐
別 稱 白肉白匏仔、竹桐、黃條子、野桐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目 大戟目
科 大戟科
屬 野桐屬
種 野梧桐
采集時間 全年 拼音Yě Wú Tónɡ
英文名Bark of Japanese Mallotus
出處出自《本草推新》
來源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野梧桐的樹皮、根和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lotus japonicus (Thunb.)Mueel.Arg.[Croton japonicum Thunb.]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右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野梧桐 落葉喬木。莖干粗約30cm毛。樹皮光滑;嫩枝密被褐色絨葉互生,叢集于枝端;葉柄長,被褐色絨毛;葉片膜質,寬卵形或菱形,長10-20cm,寬6-15cm,先端漸尖,基部圓形或闊楔形,有2腺體,多為全緣,或3淺裂,上面光滑,下面散生黃色小腺點,并疏生星狀柔毛;中脈及側脈兩面隆起。穗狀花序頂生,通常分枝呈圓錐狀,長8-20cm,密被淺褐色絨毛;花單性異株;雄花序較雌花序細長;雄花疏生于密被褐色柔毛的花軸上,具短梗,萼3裂,無花瓣,雄蕊多數;雌花密生,萼3裂,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蒴果球形,密被軟刺。花期6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態環境:生于山坡、路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西等地。
化學成分樹皮含巖白菜素(bergenin);葉含蕓香甙(rutin),野梧桐烯醇(malloperenol)和它的亞麻酸酯。
藥理作用葉的水提取物以及從葉中提得之蕓香甙在適量時20-200mg/ kg靜脈注射可促進膽汁排出(犬或兔),大量反而無效。巖白菜素無促進膽汁徘泄及鎮痛作用。葉的水提取物對蛙腹淋巴囊注射100mg/10g、小鼠皮下注射100mg/ 10g、腹腔注射20mg/10g或靜脈注射5mg、10g才可致死,故毒性不大。水提取物(15g/kg)能預防大鼠的幽門結扎性潰瘍,并能抑制組織胺、5-羥色胺。心動徐緩素所致的血管滲透性增加。大量還能抑制右旋糖酐、5-羥色胺、巴豆油及甲醛性大鼠足踝浮腫,但不能抑制雞蛋清所致水腫;它對鼠膀胱內的實驗性結石,也能減少其數目及縮小其體積;井能增加尿中鎂、鈣的排出。
【野梧桐的功效與作用】
野梧桐的功效
性味味微苦;澀;性平
歸經胃經
野梧桐的作用
功能主治《中國藥植圖鑒》:"調整消化功能,治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
【野梧桐的圖片】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