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肝的簡介】
雉肝,中藥名。為雉科雉屬動物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 Linnaeus的肝臟。分布幾遍全國各地。
中文學名 雉肝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綱 鳥綱
目 雞形目
科 雉科
屬 雉屬
種 環頸雉
分布區域 全國
用 量 內服:研末,每次0.7-1.5g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主要棲息在漫生草叢或其他蔭蔽植物的丘陵中。常成對活動,鳴聲宏亮。腳強善走,不善飛翔。雜食性。巢筑于草地山坡,4-7月繁殖,1年2窩,每窩產卵6-14枚。
資源分布:分布幾遍全國各地。
性狀 性狀鑒別,鮮肝紅色或赭紅色,1-4葉連在一起,大葉長4-6cm或更長,質軟嫩,有血液。干品棕褐色或紫褐固體,較硬,有焦腥氣。
形態特征
環頸雉,別名山雞,項圈野雞《中國動物圖譜·鳥類》。體長約90厘米。雌雄異色,雄者羽色華麗。頭頂黃銅色,兩側有微白眉紋。頦、喉和后頸均黑色而有金屬反光。頸下有一顯著的白圈,背部前方主要為金黃色,向后轉為栗紅,再后則為橄欖綠色,均雜有黑、白斑紋。腰側純藍灰色,向后轉為栗色。尾羽很長,先端銳尖,中央黃褐色,兩側紫栗色;其中央部貫以多數黑色橫斑,至兩側橫斑也轉為深紫栗色;翼上覆羽大多黃褐而雜以栗色,向外轉為銀灰色;飛羽暗褐而綴以白斑;胸部呈帶紫的銅紅色,羽端具錨狀黑斑;脅金黃,亦散綴以黑斑;腹烏褐;尾下覆羽栗、褐相雜。雌鳥體形小而尾短,體羽大都沙褐色,背面滿雜以栗色和黑色的斑點。尾上黑斑綴以栗色。無距。虹膜栗紅色;眼周裸出。嘴淡灰色,基部轉黑;腳紅灰褐色,爪黑。
【雉肝的功效與作用】
雉肝的功效
性味
味微苦、咸,性涼。
歸經
入脾、肝經。
雉肝的作用
小兒疳積。
【雉肝的圖片】
【雉肝的相關配伍】
治小兒無辜疳,雉肝一具,干者搗,濕者熬,為末。上一味,分三服。每服丹砂散后即一服,米飲調下半錢匕。(《圣濟總錄》雉肝散)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