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葉,中藥名。為薔薇科植物山里紅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或山楂Grataegus pinnati fida Bge.的干燥葉。夏、秋二季采收,晾干。分布于東北、華北等地。具有活血化瘀,理氣通脈,化濁降脂的功效。用于氣滯血瘀,胸痹心痛,胸悶憋氣,心悸健忘,眩暈耳鳴,高脂血癥。
1 入藥部位
植物的干燥葉。
2 性味
味酸,性平。
3 歸經
歸肝經。
4 功效
活血化瘀,理氣通脈,化濁降脂。
5 主治
用于氣滯血瘀,胸痹心痛,胸悶憋氣,心悸健忘,眩暈耳鳴,高脂血癥。
6 用法用量
3~10g,或泡茶飲。
7 禁忌
脾胃虛弱及孕婦慎服。
8 炮制
采集加工
夏、秋二季采收,晾干。
炮制方法
除去雜質,晾干。
9 生理特性
落葉灌木。枝密生,有細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葉片三角狀卵形至棱狀卵形,長2~6cm,寬0.8~2.5cm,基部截形或寬楔形,兩側各有3~5羽狀深裂片,基部1對裂片分裂較深,邊緣有不規則銳鋸齒。復傘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長柔毛;花白色,直徑約1.5cm;萼筒外有長柔毛,萼片內外兩面無毛或內面頂端有毛。梨果深紅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10 生長環境
1、山里紅:生于山坡沙地,河邊雜林,北方常有栽培。分布于東北、華北、西北和山東、江蘇、河南等地。
2、山楂:生于山坡林緣、河岸灌叢。北方常有栽培。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江蘇、河南等地。
11 藥材性狀
本品多已破碎,完整者展開后呈寬卵形,長6~12cm,寬5~8cm,綠色至棕黃色,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具2~6羽狀裂片,邊緣具尖銳重鋸齒;葉柄長2~6cm,拖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氣微,味澀、微苦。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7006167號-2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