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芍藥知母湯,用于祛風行濕,清化郁熱。主治寒濕之邪侵襲,流注經絡,氣血運行不暢。
方劑名:加味桂枝芍藥知母湯
方劑組成:桂枝9克,麻黃9克,防風9克,附片9克,白術15克,蒼術15克,甘草15克,生姜15克,白芍30克,知母30克,石膏30克,黃柏30克,薏米60克。
方劑方解:該方以桂枝芍藥知母湯為主方,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健脾利濕,清熱消腫;加羌活、薏苡仁、烏梢蛇、青風藤,更增其祛風濕、通經絡、利關節、止痛消腫之功效;加黃芪、當歸,益氣養血,以增強該方扶正祛邪的作用。
加減:寒甚痛劇者,桂枝、附子可加至15克,或再加川烏、細辛,川烏、附子均宜先用武火煮沸1小時;若熱邪偏重,關節紅腫熱痛者,選加生石膏、忍冬藤、生地、黃柏等;偏重上肢關節僵痛者,選加威靈仙、片姜黃、制南星、川芎等;偏重下肢關節腫痛者,選加漢防己、獨活、豨薟草、牛膝等;腰脊疼痛顯著者,選加續斷、杜仲、狗脊、虎杖、土鱉等;肢體麻木者,選加制南星、天麻、桃仁、雞血藤等;久病腎氣虧損者,選加地黃、桑寄生、石楠藤、淫羊藿等;僵痛難忍、久痛入絡者,選加丹參、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等以化瘀通絡止痛,重者并宜選加蟲蟻疏剔類藥1~3味,如全蝎、蜈蚣、地龍、蜂房、僵蠶、穿山甲片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桂枝芍藥知母湯-《金匱要略》卷上
【處方】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12克、生姜15克、白術15克、知母12克、防風12克、附子10克(炮)
【功能主治】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者。
【用法用量】上九味,以水700毫升,煮取210毫升,每次溫服70毫升,日三服。
臨床應用
1.歷節《經方實驗錄》
耿右,初診:一身肢節疼痛,腳痛,足脛冷,日晡所發熱,脈沉而滑,此為歷節。宜桂枝芍藥知母湯;川桂枝5錢,赤白芍各3錢,生甘草3錢,生麻黃3錢,熟附塊5錢,生白術5錢,肥知母5錢,青防風5錢,生姜1塊(打)。二診:腰痛略減,日晡所熱度較低,惟手足酸痛如故。仍宜前法:川桂枝5錢,赤白芍各5錢,生甘草3錢,凈麻黃4錢,蒼白術各5錢,肥知母5錢,青防風4錢,生姜1塊(打),咸附子3錢(生用勿泡)。
2.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雜志》(1981;1:38):運用桂枝芍藥知母湯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32例,結果治愈14例(1例加用強的松和四環素),顯效6例,有效10例(3例加用強的松和四環素),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3.7%,有效病例平均服藥21.6劑。治療后化驗指標的變化:類風濕因子轉為陰性的27例(84.4%);抗“O”滴度下降;全血粘度(比)、血漿粘度(比)、紅細胞電泳時間(秒)均有明顯下降,和治療前相比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血沉未見明顯下降,未恢復正常范圍。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