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風浴湯,中藥方劑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四。用于祛風,潤燥,止癢。主治風濕外侵,周身瘙癢不可止。
【方劑組成】防風如克,蒴翟(切)30克,羊桃根90克,石南30克,秦艽30克,川升麻30克,苦參90克,茵芋30克,白蒺藜30克,蛇床子30克,白礬30克,枳殼30克。
【方劑制法】上藥細銼。
【功能主治】祛風,潤燥,止癢。主治風濕外侵,周身瘙癢不可止。
【用法用量】用水14升,煎至10升,去滓,于暖室中洗浴,令汗出。
【藥材介紹】
防風: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以及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癥。防風解表以祛風為長,既能散風寒,又能發散風熱,與荊芥作用相仿,故兩藥往往配合應用。
苦參:有清熱燥濕,殺蟲,利尿之功。用于熱痢,便血,黃疸尿閉,赤白帶下,陰腫陰癢,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麻風,外治滴蟲性陰道炎。
秦艽:辛、苦,平。歸胃、肝、膽經。祛風濕,清濕熱,止痹痛。用于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白礬:祛痰燥濕、解毒殺蟲、止瀉止血,白礬的作用是中風、癲癇、喉痹、疥癬濕瘡、癰疽腫毒、水火燙傷、口舌生瘡等,白礬用藥禁忌是陰虛胃弱,無濕熱者忌服白礬。
枳殼:破氣,行痰,消積。治胸膈痰滯,胸痞,脅脹,食積,噫氣,嘔逆,下痢后重,脫肛,子宮脫垂。
【名家論述】
防風浴湯--《醫方類聚》卷二十四引《御醫撮要》
【方劑組成】防風3兩,羊桃根3兩,石南1兩,秦艽1兩,菵草1兩,蒺藜子1兩,蛇床子1兩,白及1兩,枳殼1兩,苦參3兩,升麻1兩。
【功能主治】諸風頑痹,皮膚不仁,瘙癢麻木。
【用法用量】上件合煎,浴之。
防風浴湯--《楊氏家藏方》卷四
【方劑組成】荊芥穗4兩,苦參3兩,地骨皮3兩,白牽牛3兩,赤小豆3兩,白蒺藜(炒,去刺)2兩,防風(去蘆頭)2兩,白僵蠶(炒,去絲嘴)2兩,香白芷2兩,蓖麻葉2兩,杉木2兩,蒴藋葉2兩,木鱉子1兩半(去殼,炒令焦黃色),當歸(洗,焙)1兩,獨活(去蘆頭)1兩,吳茱萸(湯洗7次)1兩。
【方劑方劑方劑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風濕腳氣,氣血凝滯,皮膚粗澀,不自潤澤。
【用法用量】每用半兩,水4碗,入連根蔥白5莖,擘開,同煎5-7沸,傾出,入樸消末2錢,重攪勻,先熏,候通手淋渫。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