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筵散,中藥方劑名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于治風牙、蚰牙,攻注疼痛,晝夜不止,痛不可忍,睡臥不安,牙宣露,動搖欲脫,或腮頷浮腫,爛血出,并能治之。常用止牙宣,口氣,永無牙疾。
【方劑組成】良姜(去蘆)、草烏(去皮)、細辛(去土.葉)、荊芥(去梗),各二兩。
【炮制】上件四味碾為末。
【功能主治】赴筵散治風牙、蚰牙,攻注疼痛,晝夜不止,痛不可忍,睡臥不安,牙宣露,動搖欲脫,或腮頷浮腫,爛血出,并能治之。常用止牙宣,口氣,永無牙疾。
【用法用量】每用少許,于痛處擦之。有涎吐出,不得吞咽,良久用溫鹽湯灌漱,其痛即止。常使揩牙,用腐炭末一半相和。
【藥材介紹】
干姜:溫肺化痰:用于肺寒咳嗽,常與麻黃、 細辛、半夏、五味子配用。溫經止血用于虛寒性的吐血、便血、血崩等證,以炮姜與其他止血藥同用,也可單用干姜炒黑存性為末,米湯調服。
草烏: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臍間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視,又墮胎。主風濕,丈夫腎濕陰囊癢,寒熱歷節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癰腫膿結。
細辛: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溫肺化飲。 解熱、利尿、鎮痛、鎮靜藥。治頭痛,有發汗、祛痰之效.
荊芥:味平,性溫,無毒,清香氣濃。荊芥為發汗,解熱藥,是中華常用草藥之一,能鎮痰、祛風、涼血。治流行感冒,頭疼寒熱發汗,嘔吐。
【名家論述】
赴筵散--《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六
【方劑組成】五倍子30克(洗),黃柏(蜜涂,炙紫色),滑石各15克。
【方劑制法】上研細末。
【功能主治】治口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用1.5克,摻患處,咽津不妨,便可飲食。
赴筵散--《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三
【方劑組成】銅綠1錢,白礬1錢。
【方劑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口瘡,臭腐多膿。
【用法用量】摻舌上,溫醋漱之。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