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
桂枝菊花湯
【方劑組成】
夏枯草12g,龍膽草3g,白芍20g,桂枝10g,川芎15g,白芷10g,菊花10g,茯神20g,炒棗仁20g,柏子仁12g,生龍牡各30g。
【功能主治】
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癥見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塞流清涕,惡心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
【服用禁忌】
服藥期間,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表實無汗,表寒里熱,及溫病初起,見發熱口渴者,均忌用。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服后食熱粥,使微汗出。禁生冷黏膩、酒肉臭惡等。
【方劑方解】
此二例皆以桂枝、白芍、甘草、川芎、菊花為基本加減治療而愈。例一頭痛兩年,肝血久耗,陰不制陽,肝陽上亢而致頭痛,故在基礎方中加入炒棗仁、柏子仁、茯神滋肝陰,養肝血,以濡頭目安神;夏枯草、龍膽草清泄肝膽實火,兼以引經至少陽;生龍牡滋陰潛鎮肝陽,合桂枝湯又寓桂枝加龍骨牡蠣湯平調陰陽氣血之意,藥證相合,頭痛自止。
【治療頭痛的病例】
例一 焦某某,女,22歲。2009年4月22日初診,患者頭痛,以兩側太陽穴處疼痛為甚,頭痛發作之時可以牙痛,病已兩年之久。偶有舌麻,記憶力減退,眠差。月經每次提前7天,量少,色淡,4~5天即凈。舌紅,苔白厚,脈尺無力。處方:夏枯草12g,龍膽草3g,白芍20g,桂枝10g,川芎15g,白芷10g,菊花10g,茯神20g,炒棗仁20g,柏子仁12g,生龍牡各30g。7服,水煎服。后以此方隨證稍作加減,續服月余而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