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藤飲子,中藥方劑名出自《靈驗良方匯編》卷三。用于小兒發熱,時時戴目,口中吐沫。
【方劑組成】鉤藤鉤1錢,防風1錢,獨活1錢,天麻1錢,天竺黃1錢,羌活1錢,川芎1錢,升麻5分,甘草(炙)5分,龍膽草5分,麻黃5分,蟬退5個(去頭足)。
【功能主治】一切驚風潮搐,目視昏迷。
【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大棗1枚,水煎服。
【藥材介紹】
防風:用于感冒風寒,發熱惡寒,頭痛、身痛。以及感冒風熱、發熱惡寒、目赤、咽痛等癥。
獨活:有抗炎、鎮痛及鎮靜作用;對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并有降壓作用,但不持久;所含香柑內酯、黃連毒素等有光敏及抗腫瘤作用。
羌活:散寒解表用于風寒、風濕在表的感冒及一切風疹未透者。祛風勝濕:用于風寒濕痹、項強筋急、肝風頭眩目赤、風水浮腫、蕁麻疹及皮膚瘙癢等證。
川芎:味辛,性溫,歸肝、膽、心經,氣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主治月經不調,痛經,經閉,難產,胞衣不下,產后惡露腹痛,腫塊,心胸脅疼痛,跌打損傷腫痛,頭痛眩暈目暗,風寒濕痹 ,肢體麻木,癰疽瘡瘍。
麻黃:用于風寒表實證,胸悶喘咳,風水浮腫,風濕痹痛,陰疽,痰核。蜜麻黃性溫偏潤,辛散發汗作用緩和,增強了潤肺止咳之功,以宣肺平喘止咳力勝.
【名家論述】
鉤藤飲子--《幼幼新書》卷十一引張渙方
【方劑組成】鉤藤半兩,蟬殼半兩,黃連(揀凈)1兩,甘草(微炙)1兩,川大黃(微炮)1兩,天竺黃1兩。
【方劑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小兒諸癇啼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至1錢,水8分盞,加生姜、薄荷各少許,煎至4分,去滓溫服。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