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連微丸,中藥方劑名出自《中國藥典》。用于解肌清熱,止瀉止痢。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
【方劑組成】葛根1000g, 黃芩375g,黃連375g,炙甘草250g。
【性狀】為暗棕褐色至類黑色微丸;氣微,味苦。
【炮制】上四味,取黃芩、黃連,照流浸膏劑與浸膏劑項下的滲漉法(附錄ⅠO),分別用50%乙醇作溶劑,浸漬24小時后進行滲漉,收集漉液,回收乙醇,并適當濃縮;葛根加水先煎30分鐘,再加入黃芩、黃連藥渣及甘草,繼續煎煮二次,每次1.5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濾液適當濃縮,加入上述濃縮液,繼續濃縮成稠膏,減壓低溫干燥,粉碎成最細粉,以乙醇為濕潤劑,機制泛微丸,得300g,過篩,于60℃以下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解肌清熱,止瀉止痢。用于泄瀉痢疾,身熱煩渴,下痢臭穢;菌痢、腸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g;小兒一次1g,一日3次;或遵醫囑。
【規格】每袋裝1g
【貯藏】密封。
【藥材介紹】
葛根:歸肺、胃經。解肌退熱,透疹,生津止渴,升陽止瀉。用于表證發熱,項背強痛,麻疹不透,熱病口渴,陰虛消渴,熱瀉熱痢,脾虛泄瀉。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溫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癥。
黃連:主熱氣,目痛眥傷泣出,明目。腸澼腹痛下痢,婦人陰中腫痛。五臟冷熱,久下泄澼膿血,止消渴大驚,除水利骨,調胃厚腸,益膽,療口瘡。
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