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六味丸,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心悟》卷四。具有滋陰補腎,降火敗毒的功效,主治痔瘡,懸癰,臟毒。
【方劑組成】
大熟地(九蒸、曬)、大生地(酒洗)各三兩(90g),山藥(乳蒸)、茯苓(乳蒸)、丹皮(酒蒸)各一兩五錢(45g),澤瀉(鹽水蒸)一兩(30g),當歸(酒蒸)、白芍(酒炒)、柏子仁(去殼,隔紙炒)、丹參(酒蒸)各二兩(60g),自敗龜版(浸去墻,童便炙酥,研為極細末)、遠志(去心,甘草水泡,蒸)各四兩(12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用金釵石斛四兩、金銀花十二兩熬膏,和煉蜜為丸。每早服四錢,淡鹽湯下。
【功效主治】
加減六味丸具有滋陰補腎,降火敗毒的功效,主治痔瘡,懸癰,臟毒。
【方劑方解】
方中以熟地、當歸、白芍補血滋陰為主;輔以龜板、石斛滋陰益腎,茯苓、山藥補脾益氣,柏子仁、遠志安神益氣養心血清腸通便,氣充血足,以清除內蘊之邪毒;
佐以澤瀉淡滲利水瀉熱,生地、丹皮、丹參活血涼血,使以金銀花熬膏增強清熱解毒之功。全方共達滋陰補血,活血清熱之功。
【方劑藥材介紹】
熟地:具有補血滋陰功效,可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失眠,月經不調,崩漏等癥,亦可用于腎陰不足的潮熱骨蒸、盜汗、遺精、消渴等癥。
山藥:山藥具有滋養強壯,助消化,斂虛汗,止瀉之功效,主治脾虛腹瀉、肺虛咳嗽、糖尿病消渴、小便短頻、遺精、婦女帶下及消化不良的慢性腸炎。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用于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
澤瀉:利水滲濕,泄熱,化濁降脂。用于小便不利,水腫脹滿,泄瀉尿少,痰飲眩暈,熱淋澀痛,高脂血癥。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腫的功能,用于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多夢、健忘驚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瘡瘍腫毒,乳房腫痛。
【注意事項】
外感風邪時停服;大便瀉泄時停服;服此藥丸期間忌食辛辣食品。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