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名】
止嗽散
【組成】
桔梗炒 荊芥 紫菀蒸 百部蒸 白前蒸,各二斤(各1Kg) 甘草炒,十二兩(375g) 陳皮水洗,去白,一斤(500g)
【用法】
上為末。每服三錢(9g),食后、臨臥開水調下;初感風寒,生姜湯調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每服6~9g ,溫開水或姜湯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功用】
宣利肺氣,疏風止咳。
【主治】
風邪犯肺證。咳嗽咽癢,咯痰不爽,或微有惡風發熱,舌苔薄白,脈浮緩。
【臨床運用】
1.辨證要點:本方為治療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而致咳嗽的常用方。臨床以咳嗽咽癢,微惡風發熱,苔薄白為辨證要點。陰虛勞嗽或肺熱咳嗽者,不宜使用。
2.加減法:若外感風寒初起,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表證較重者,加防風、紫蘇、生姜以解表散邪;濕聚生痰,痰涎稠黏者,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除濕化痰;燥氣焚金,干咳無痰者,加瓜蔞、貝母、知母以潤燥化痰。
3.現代運用: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屬表邪未盡,肺氣失宣者。
【方劑方解】
本方治證為外感咳嗽,經服解表宣肺藥后而咳仍不止者。風邪犯肺,肺失清肅,雖經發散,因解表不徹而其邪未盡,故仍咽癢咳嗽,此時外邪十去八九,故微有惡風發熱。
治法重在理肺止咳,微加疏表之品。方中紫菀、百部為君,兩藥味苦,都入肺經,其性溫而不熱,潤而不膩,皆可止咳化痰,對于新久咳嗽都能使用。桔梗味苦辛而性平,善于開宣肺氣;白前味辛甘性亦平,長于降氣化痰。兩者協同,一宣一降,以復肺氣之宣降,增強君藥止咳化痰之力,為臣藥。荊芥辛而微溫,疏風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陳皮理氣化痰,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合桔梗又有利咽止咳之功,是為佐使之用。綜觀全方,藥雖七味,量極輕微,具有溫而不燥,潤而不膩,散寒不助熱,解表不傷正的特點。
正如《醫學心悟》卷3所說:“本方溫潤和平,不寒不熱,既無攻擊過當之虞,大有啟門驅賊之勢。是以客邪易散,肺氣安寧”。故對于新久咳嗽,咯痰不爽者,加減運用得宜,都可獲效。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