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臍是腹壁最薄的地方,沒有皮下脂肪,而且血管 非常豐富,所以藥物易于滲透、吸收,加上藥物不受胃 酶的干擾破壞,因此角藥量少、見效快,特別適合于有 胃腸、肝臟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藥敷肚臍不經肝臟代 謝,可減少毒副反應,因此是一條理想的給藥途徑。
一、“對癥下藥”
(1)五更瀉
可選用補骨脂、附子、肉豆范、五味子等藥材混 合,研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7日為 1療程,可重復2-3個療程。
(2)呃逆
選用橘皮、半夏、丁香等,研成細末后用生姜汁調 成糊狀敷于臍孔。連用2-7天。
(3)脾胃虛寒型胃痛
可選用胡椒、干姜、香附等,用黃酒調成糊狀,連 用2-7天。
二、敷臍方法
中藥敷臍治療操作很簡單,清洗肚臍后平臥,取配 制好的藥末適量,用生姜汁或黃酒、蜂蜜、醋調成糊 狀,納人臍孔,用紗布覆蓋,透氣膠布固定。一般保留 6-12小時。
皮膚敏感者可縮短時間,皮膚耐受性好的人可適當 延長。但最好不超過24小時,一般可連用2-7天。急 性病變、體內有濕熱、肚臍有炎癥或皮膚嚴重過敏的人 不宜使用這種方法治療。另外空腹或餐后也不宜馬上實 施中藥敷臍。
三、兒童“專用”
小兒大多不愿服藥,害怕打針,特別是嬰幼兒給藥 尤為困難。而小兒肌膚柔嫩,敷臍療法作用迅速,無損 傷,因此在兒科應用廣泛。治小兒腹瀉、消化不良、腹 痛等,可將藥粉用黃酒或茶水調勻,貼于臍部,1一2 天即可見效,有的甚至數小時內即可好轉。遺尿的患 兒,也可將藥物同時敷于肚臍和關元穴,可以減少遺尿 次數。經常感冒的兒童,用中藥裝袋后敷臍,堅持一段 時間可以提高抵抗力,減少感冒的發生。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