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會、家庭聚餐、商談公務,飲酒總是免不了的一道工序,很多人經常會喝得酩酊大醉,但這種滋味不但不好受,而且還會影響被人,因此需要快速地解酒。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解酒的偏方,盡量減少酒精對身體的傷害。
偏方一:中藥解酒
可用酸棗、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涼、利尿作用。還可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效果也甚佳。取綠豆適量,用溫開水洗凈,搗欄,開水沖服或煮湯服,或將柑橘皮焙干、研末,加食鹽1.5克,煮湯服,也有解酒的效用。
偏方二:蜂蜜解酒
喝點蜂蜜水能有效減輕酒后頭痛癥狀。美國國家頭痛研究基金會的研究人員指出,這是因為蜂蜜中含有一種特殊的果糖,可以促進酒精的分解吸收,減輕頭痛癥狀,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另外蜂蜜還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頭痛。
偏方三:食醋解酒
可用食醋燒1碗酸湯,或用食醋50克,紅糖25克,生姜3片,煎水服下。酒中的乙醇與食醋中的有機酸在人體胃腸內相遇可起反應,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酒精的毒性。
偏方四:豆腐解酒
飲酒時宜多以豆腐類菜肴作下酒菜。因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種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醇代謝物乙醛的毒性,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偏方五:水果蔬菜解酒
鮮橙、甘蔗、生梨、西瓜等鮮果榨汁飲服,可以解酒;另外,蔬菜里面,可將鮮藕搗成藕泥,取汁飲服。還可用白蘿卜汁加紅塘,每次飲用一杯。酒精中毒輕者,可生吃荸薺50~100克,若中毒嚴重,將荸薺搗爛濾汁200毫升,加少量冰糖水1次灌服。
偏方六:糖水鹽水解酒
中醫認為,白糖潤肺生津,可解口干燥渴,能治中虛脘痛。服用適量的白糖水,能稀釋胃中酒精濃度,減少酒的吸收。糖分吸收后使血糖濃度增加,酒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使酒精在體內代謝和排出加快,達到醒酒解酒的目的。此外,口服淡鹽水,也可達到稀釋胃中的酒精和降低血中酒精濃度的作用。
溫馨提示:以茶解酒的誤區
很多人都認為在醉酒后喝一杯濃濃的茶水會起到解酒醒腦的作用,孰不知,這種做法并不是在解酒,而是在傷身。早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酒后飲茶傷腎,腰腿墜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飲水腫。
而現代醫學研究也表明,茶水中含有一些物質,會刺激胃酸分泌,這樣會使胃黏膜更容易受到傷害。與此同時,茶水中的茶堿還會使醉酒者心跳加速,使心臟負擔加重。因此,醉酒后想要解酒 ,千萬不能選擇喝茶這種方式,而應該選擇一些即不傷身,又快速的方法來解酒。
網頁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中醫中藥網傳承中藥文化,提供中藥大全、中藥百科、中藥方劑、中藥飲片、中藥材價格、中藥材種植、中醫養生、中醫藥膳、中醫按摩、中醫方劑、中醫推拿、中醫針灸、中醫減肥等信息。
免責聲明:本站中藥百科、飲片、方劑等信息均來自網絡摘錄,不能用作具體藥方,使用前請遵醫囑!本網站向用戶無償提供公開的、共享性藥品信息服務的活動,保證藥品信息來源合法、真實。業務及友情鏈接:2871960833
甘肅普爾康集團旗下網站 隴ICP備15002882號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寧)-經營性-2018-0003 (c)2015-2020公安備案62112202000069號 中醫中藥大全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